249.第244章 手握百货大楼!!

横不能他们家以后天天吃生白薯吧???这样倒是更省钱了,就怕身体吃不消,天天烧心吐酸水……

说完,

家里剩下的阎解放和阎解旷都是半大小子,每个月口粮只有二十二斤。

张沈飞看着师傅行云流水的动作,只觉得这位锔碗的师傅仿佛民间艺术家,他手里的钻弓也不是钻弓,简直堪比小提琴,忍不住沉浸式地观看。

这不今天看到锔碗的串巷子串到南锣鼓巷,老太太就连忙把他喊回了家。

张奶奶点点头:“那就开始吧。”

啊,这个……阎埠贵愁的直挠头。

虽然刚才跟老阎说的是明天再打听,但他也不想看人天天啃生白薯,索性有空就早点儿把事情给办了。

“哦,那挺危险,是得买个煤球炉子。”张沈飞知道老阎家把阎解娣当眼珠子疼,立刻表示赞同。

打孔时候,他用左手那虽然粗糙但灵巧的大拇指和食指握住钻帽,中指和无名指夹紧钻具,又把钻尾放进钻帽中……

“大飞你说,这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嘛。怎么能一个价呢???”阎埠贵很是愤愤不平。

十个孔打完之后,下一步便是钉锔钉。

那啥,要是没事儿我就先走了,隔壁院子有人让我锔缸呢。”

那师傅一边从一尺长的木盒中挑选合适的锔钉,一边笑道:“锔碗的用的钉子都是自己做的,外面可买不着。”

虽然老张家现在日子好过,但老太太还是非常节俭的。

而后掏出专业的工具--钻弓准备开始打眼。

到了后世,这些可是花钱都看不到的。

等师傅坐下,把锔碗所需要的工具依次排开之后,张奶奶也正好从厨房里提出一个蓝底儿碎花的布包,打开后,里面便是已经裂成两块的碗。

“师傅,劳烦您给看看,这碗锔好得多少钱???”

锔土陶和瓦器时候,用铁的锔钉。锔瓷器时候,就得用铜锔钉。

阎埠贵于是掰着手指头跟他算起来劈柴炉子虽然不花钱,但因为生火不方便,每天做饭的时候才能用。

那就是五分钱,比买碗合适多了。

阎埠贵振振有词,且不说这些,那劈柴炉子是老祖宗用了几千年的东西,总比带窟窿眼子的蜂窝煤攒劲儿的多。

就看到家里正对着大门的位置,坐着一个酱红色脸的老头儿,膝盖上还垫着一块破布,身后一个木箱。

一切准备就绪,右手拿起钻弓,让弓弦在钻具上缠绕一周,而后将弓弦拉紧,钻头在碗上寻找合适的位置,右手拉动钻弓,带动钻具来回移动,开始钻孔。

老太太这边蒸上馒头,又拿出一颗大白菜开始切,四九城老百姓冬天的当家菜就是大白菜,不吃这个还能吃什么呢??

一顿饭吃完,

阎埠贵摆摆手,言之凿凿:“大飞伱这账算的就有毛病了,你不能只算出不算入啊。一把手都说了,看问题你得从多个角度看,不能一叶障目!!”

要是锔小酒盅,小酒壶之类精美的器具,那就是用特制的小号铜锔钉,而且那锔钉还做了颜色,看起来是银白色。

说完,又喃喃自语:“只希望不要真的有到了那个时候的时候吧……”

按道理说,阎埠贵和阎解成每个月除了发工资,还会再发两张工业票,攒了这么多年,拿来买炉子是够的。

他们三个的口粮标准都是低于或者处于普通人的最低档。

得,言尽于此,后来张沈飞也就不提了。

说着,还一拱手。

但问题就出在阎埠贵太会过日子,之前每个月工业票一到账,就被他直接在巷子里卖给了别人,或者是拿到黑市倒卖换了粮票。

自打彻底接替古秘书之后,他便趁着领导开会的机会,跟四九城各个工厂的秘书混在一起。

计划经济的年代,跟这些手握各种资源的人处好了关系,那就相当于是手持着一栋百货大楼,想换什么换什么。

(本章完)

小提示:按【空格键】返回目录,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