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道菜是吧?”周至笑道。
“就是就是!”付霞点头如捣蒜。
“我觉得你们楼的门卫大爷好搞笑。”周至突然有说起另一个问题:“他吼跟我吼不一样?搞得跟那是他的任务一般。”
“中华文华博大精深。”付霞也搞不懂:“不过王大爷的房间叫‘传达室’,我查过传达的意思,不就是该那样吗?”
“哈哈哈哈……”周至笑得都不行了:“对对对,的确如此,付霞你的中文水平真是突飞猛进啊!”
“旦增大师也这样夸我!”付霞美滋滋的,从书包里拿出一个本子:“肘子,这是我翻译的《川味趣谈》的开头,你看看行不行。”
《川味趣谈》之所以能够成功,其实很大的原因就是采用了后世著名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文风,笔触细腻,讲求的是文字完成对感官的传递。
开局自然是要介绍四川盆地的地理人文环境,介绍川菜在这里能够成为大系的根本成因,书的前五册,其实是以地域区分为脉络的,大体还是以宋代川峡四路为划分,以岷江、沱江、长江、嘉陵江形成的上河帮,小河帮,下河帮菜系为索引,一点一点揭示出一张美食版图。
和《舌尖上的中国》不同的是,这样的写法,毫无疑问的必须加入无数的天时、地理、人文、历史等方面的知识典故,因此虽然是一本写川菜的书,却蕴含了大量的信息量,人们与其说是在看一本美食书,还不如说是跟着这本书,对蜀中来了一次“深度游”,这才是它大受欢迎的原因。
《川味趣谈》的第六册,则拓展了传统川菜美食地图,增加了羌藏苗等少数民族地区的美食。
之后三卷,更多地加入了近代和现代的东西,以及改开以来,人们在生活方式上天翻地覆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带给社会、家庭和个人的冲击。
比如渝州小面,便从最早的渝州担担面,写到毛纺厂职工下岗再就业开设的“街头小面”,给一道小吃找到了灵魂依托。
周至的英文水平很高,阅读付霞翻译的东西毫无困难。
付霞的翻译其实相当不错,继承了周至书里娓娓道来的风格,在不少地方加了括号,括号里边写上了一些关于书里典故和词汇的注解,方便老外理解。
比如周至写到的鱼凫部落,付霞将之和鸬鹚联系了起来,打了个括号解释中国渔民用鸬鹚抓鱼的方式。
这些括号中的注释,用老外的眼光,介绍了中国人熟悉无比而他们又倍感新奇陌生的东西,给《川味趣谈》注入了一种活泼的趣味,应该说是给原著加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