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诊室里,阳光透过百叶窗洒在浅色的地毯上,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消毒水味道。我坐在办公桌后,翻看着今天的病历。门被轻轻敲响,我抬头说:“请进。”
一位年轻女性走了进来,她约莫三十出头,穿着简单的米色针织衫和牛仔裤,长发随意地扎在脑后,脸上带着一丝疲惫和不安。她的眼神有些游离,似乎在努力保持镇定。她轻声说:“李医生,您好,我是林晓。”
我微笑着点头,示意她坐下:“林小姐,请坐。今天来是想聊些什么?”
她坐下后,双手紧紧握在一起,指节微微发白。她深吸了一口气,声音有些颤抖:“我……我不知道该怎么做一个好妈妈。我总觉得我做不好,每天都在担心自己会毁了孩子的生活。”
描述病人的育儿焦虑
林晓的声音越来越低,几乎像是在自言自语:“我每天都在想,我是不是做错了什么?孩子哭的时候,我会不会没有及时回应?我给他吃的辅食是不是不够营养?我甚至……甚至有时候会害怕自己会伤害他。”
我注意到她的手指不停地绞动着,眼神中充满了焦虑和自责。我轻声问:“这种焦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她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迷茫:“大概是从孩子出生后不久吧。一开始我只是觉得累,但后来……后来我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能胜任母亲这个角色。我每天都在想,我妈妈当年是怎么做到的?她为什么能那么从容,而我却总是手忙脚乱?”
回顾病人的童年经历
我点了点头,继续引导她:“你提到了你的母亲。能跟我聊聊你的童年吗?你和母亲的关系怎么样?”
林晓的眼神变得有些恍惚,仿佛陷入了回忆:“我妈妈……她是个很坚强的人。我爸爸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她一个人把我带大。她总是很忙,忙着工作,忙着照顾我。我记得她很少笑,总是皱着眉头,好像有很多心事。”
她停顿了一下,声音变得更加低沉:“小时候,我总觉得她不爱我。她很少抱我,也很少夸奖我。每次我做得不好,她就会叹气,说‘你怎么这么笨’。那时候,我总觉得是我做得不够好,才让她这么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