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了...知了...

相比较北疆的雷雨天气,初夏的大唐长安,艳阳高照,也显得更加炎热一些。

皇宫上的琉璃瓦,在烈日的照耀下更是闪烁着刺眼的光芒。

加上今日无风,整座皇宫就如同在一个巨大的蒸笼之中。

闷热的气息弥漫在每一个角落,几让人感到窒息。

“吵死了......难道听不见这恼人的蝉鸣声吗?孤养着你们是吃闲饭的吗?还不给我赶跑它......”

午时刚过,东宫。

一道男孩子变声期特有的沙哑嗓音,猛地响起,带着满满的怒意。

正是已经入主东宫的太子李承乾。

此时,他穿着一身宽松的丝绸睡袍,站在窗户边,两手叉腰,朝着屋外大声喊了起来。

贞观三年,四月。

太上皇李渊从太极宫迁往大安宫后,当今皇上搬去太极殿听政。

东宫这个从李世民登上皇位开始,也一直居住的宫殿。

终于迎来了他名副其实的新主人——太子李承乾。

入住到东宫的太子李承乾,看到这座储君之殿。

雄心壮志,励志要好好大干一场。

让父皇李世民和全天下的百姓,都看到他的能力与担当。

事实上,还真如他所愿。

没过多久,关中就再次爆发了旱灾。

只不过事与愿违,就在他踌躇满志想要赈灾施粮,挽救万千黎民百姓时。

等到他亲自下场之后,才发现困难重重。

粮食短缺,物价飞涨,灾民们流离失所。

他想要解决百姓粮食问题,可无论是施粥还是放粮。

总有无数贪图便宜,没有受到灾害影响的人混入其中,贪图便宜。

作为储君,在意名声的他,又不想像李恪那般雷厉风行地采取强硬或者阴柔手段。

这让李世民分配给他赈灾的粮食,很快就捉襟见肘。

对于物价飞涨,不了解调节市场的李承乾。

只能拜访长安城中,那些大粮商,劝说他们降低粮价。

未来的储君亲自出面,那些大粮商自然愿意卖一个面子给李承乾。

只是老话说的好,商人逐利,当他们的利润达到1百分之十的时候,他们将蠢蠢欲动:当利润达到百分之五十的时候,他们会不顾一切,铤而走险,当利润来到百分之百的时候,他们敢于践踏人间的一切法律,在利润达到百分之三百的时候,就算是九族的人伸手拉也拉不住他们。

一开始那些大粮商,倒也颇为配合地降低粮价。

然而,要知道,长安人口众多,作粮食买卖的人何止百家。

若是李恪的话,很有可能召集宴请所有粮商,一起恩威并施,迫使他们就范。

但贵为太子之尊的李承乾,自然也不会屈尊、放下身段去找那些中小粮商。

为此那些中小粮商见有利可图,依旧我行我素哄抬物价,使得粮食市场混乱不堪。

对于,灾民们流离失所的情况。

李承乾和李泰的想法并无二致。

他们将他们在长安城中闲置的房产,以及朝廷的补助修建起临时的收容所,为那些流离失所的灾民提供居住的地方。

只不过灾民实在太多,这样的临时收容所杯水车薪,根本解决不了问题不说,还引来了许多的挣抢。

后来,扛不住压力的李承乾,还是放下面子,学李恪弄了一个以工代赈。

让灾民通过参与一些公共工程的建设来换取粮食和报酬,这样既可以缓解灾民的生活困境,又能推动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

这样一举多得,还能让他的名望再上一层楼。

只不过,像这样的项目工程,需要形成一个完整的工作流程,形成一个闭环。

也就是材料的供应不能断,灾民的口粮不能少,以及他们的报酬需要一分不少的及时发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