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8章:秦明青南大战,水军的优越性

第六次中原大战的导火索,其实是大秦兵分三路伐明。

也正是大秦这一举动,引起了曹魏和赵宋的警惕,继而引发魏宋明三国结盟,联手共抗大秦,这才开启第六次中原大战的序幕。

这场戏一开始的主角是秦明两国,战场的中心也是中原东部的青南地区,但随着三国联盟的成立,不但主角从秦明变成秦魏,战场中心也转移到了西部的兖州。

所以,一定程度上来说,曹操被虐的那么惨,也是替朱棣抗雷了。

要不是三国结盟,使得大秦不得不将注意力,从朱明进行转移的话,朱棣的下场或许会比曹操更惨。

对此,朱棣自然也是心知肚明,他深知三国联盟之中,任意一国倒下,其余两国都无法独存。

所以,在青南战事陷入僵持之后,朱棣毫不犹豫的从后方调来大量援军,甚至是把牛莫忘都派去支援曹魏了。

魏宋明三国之中,曹魏遭到四路秦军的围攻,压力最大,朱明遭到三路围攻,压力第二,而宋国只有一路,压力最小。

面对苏定方、诸葛亮、周瑜,水陆三路秦军的进攻,朱明所面临的压力其实并不比曹魏小多少。

但由于三国联盟之中,明国的国力本就最强,兵力也最多,足足四十万,所以就算承受了极大的压力,可对曹魏的支援也依旧极大。

除了支援军队和将领之外,之后曹魏因战事损失过大而扩军时,朱明甚至还向曹魏提供了粮草支援。

就盟友而言,如此之大的帮扶力度,朱明无疑是合格,朱棣这个队友也做到了极致了。

反观赵宋,仅仅只面对薛仁贵一路秦军,可在具备绝对兵力优势的情况下,将近三个月都未取得战场上的优势,属实是有些太丢人了。

赵匡胤打不赢薛仁贵,主要还是因为双方骑兵数量差距太大了,而前期的失利导致宋军失了先机,所以才迟迟拿不下薛仁贵,甚至还会被其逼入险境。

当然,作为盟友,赵匡胤也是合格的,他一面率军挡住了薛仁贵的攻势,一面还分别向魏明两国都派去了援军。

赵宋赵奢所率的这路援魏宋军,才进入兖州就被韩信所阻,之后又被亚瑟所阻,以至于在兖州战事上没有起到多少作用,仅仅只是接应到了撤军的曹魏残军,但张须陀和袁崇焕所率的十万援明宋军,却是在青徐战场上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大秦与朱明在青徐之地的大战,虽不如秦魏兖州大战打的那么激烈,但也同样是规模极大的一场大战。

朱明作为三国联盟中实力最强的一国,足足拥有四十万精锐大军,而且还处于防势,面对苏定方、诸葛亮、周瑜水陆三路三十三万秦军的进攻,理论上应该占优势才是,可事实却是全程处于被动挨打的状态。

之所以会造成这样的局面,主要原因就在周瑜的八万水军上。

秦军主攻方向由东转西,虽让朱明在天时上勉强扳回一局,但哪怕是处于防守方,也依旧不占据地利,而原因则是青徐淮海防线太长了。

漫长的海防线使得大秦水军轻松攻入明军腹地,从而破坏明军后方的后勤补给,这也逼得朱棣不得不分出更多的兵力来防备周瑜的水军。

别看开战至今周瑜并没打几仗,但所起到的作用却是无比巨大的,哪怕他什么都不干都能起到震慑,并牵制住足足二十二万的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