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安抚世家,平衡百官,这没有错。
每一任帝王都免不得权衡之术。
可次次都是权衡,回回都是轻拿轻放,做错事的代价轻得可怕,只要不动到他的皇位上,他似乎什么都可以视若无睹。
这样一个满是污浊之气的朝廷,真正的清明之士如何能够留下来呢?
“父皇,如今乡试在即,之前宛陵乡试舞弊一案闹得沸沸扬扬,若不趁此时机给天下学子一个交代,只怕科举一道将在学子中失去原本的权威和信望。这对于大雍来说,必成深患。”
宣明曜还是说了一句自己的心里话。
尽管她知道,并不会有什么结果。
“宛陵乡试一事,你这份折子上不是写得很清楚吗?涉及的那几个人,已然入朝为官者,一律褫夺功名,判斩首之刑,九族三代不允再参与科举,至于几个涉事的主考官员,斩首示众,罚没全部家财,三族之中有为官者,一律免职。至于斩首之刑,也不必再等,即刻行刑,乡试在即,也当给其他官员一个警醒。”
吩咐完这一切后,圣上看着跪在那儿的宣明曜,似笑非笑道。
“如此,也算给了那些学子们一个交代了。有些事,过犹不及。百姓和学子们,并不需要知晓太多,知道得太多,心就越发大了。心越发大了,就越难管辖安抚了。”
既然杀几个郡县官员就能平息的事,何苦要波及那么多人,闹出那么大的风波呢?
“是,儿臣明白,谨听父皇教诲。”
心中即便有再多话,在自己没有绝对权力之时,宣明曜不会在圣上面前表露出过多的情绪。
她只是按部就班地演绎了一个一腔热血被浇灭后心中有些不忿的模样,一个父皇绝对会满意的模样。
果然——
“这份名单,朕心中自有决断。好了,你这些时日也辛苦了,退下吧。”
“是,儿臣告退。”
宣明曜起身,躬身退了出来。
在走出内殿被阳光洒在身上那一瞬,宣明曜竟有一种格外荒谬的感觉。
这昭昭天日之下,究竟还有多少污秽隐藏在花团锦簇下呢?
父皇不想严惩,不想闹大。
可惜了,自己却偏偏不想如他的心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