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巨变

众星之子 罗三观.CS 1165 字 5个月前

地球,一颗小小的蓝色星球。

这个宇宙中有许多蓝色的行星,猛一看和地球都很类似——大小,自转或者公转的速度也大差不差。

但它们都和地球天差地别。

液态水是一项非常罕见的星球地表特征,罕见到了天文学家基本都已经彻底放弃寻找了的地步。

以人类目前所有的科学水平,水冰和水蒸气都是完全可以接受并且用来使用的液态水来源。结构水和化合水的提取难度大,提取成本也很高,难以作为主要来源。

这样的科技限制导致了火星登陆任务的严重“局限性”。尤其是在前进点的选择上,更是限制众多。

根据之前的前期研究和实地探测,航天总局给火星登陆任务组选定的登录区域内,一共有四个适合着陆的地点。每一个着陆点都曾经在之前的非载人任务中,被探测器确认地下含有大量水冰存在。

但四个登陆地点本身还是有些差异的——主要体现在了估计的水冰探明储量,以及开采的难易度上。目前任务组选择的登陆区域内水冰探明储量大约有三十五吨,虽然不确定是否还有更多的储量可供使用,但开采难度不算太大。

水冰开采主要考虑的是抽取难度——这里说的抽取指的是抽取液态水和水蒸气,而不是水冰和甲烷混合物。

毕竟一根钻头打入地面三十米后,要是只能带上来一块十几厘米直径的冰块,那简直太蠢且太荒谬了。

火星富含甲烷,这是天然的燃料。但这些方便的燃料同样也是巨大的麻烦和有趣的小帮手。当钻头深入到甲烷-水冰混合层后,大量的水冰会在甲烷的推动下自然喷发出来——这些必然会混杂大量沙土石块和杂物的水冰将成为登陆基地早期的重要维生资源和能源来源。

虽然登陆舱自带聚变炉,但多几种能源来源总没坏处。

更重要的是,水冰可以提供用于呼吸的氧气,以及燃烧的氢气。而甲烷中的碳,以及甲烷燃烧后产生的二氧化碳都是合成食品的重要原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