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下旬,三门峡北岸。
临河登高,幕府随员百余人俯视河中砥柱。
这里两岸还残留着前汉沿着山体修建的栈道,但栈道保留下来的极少,绝大多数都被洪水冲毁,留下许多孔洞。
修栈道,就是方便纤夫强行拉扯运船通行,因此拐弯处山体被粗大绳索摩擦,形成凹槽。
连续两年的勘测,加上附近老人的叙述,对水文变化已经有了准确估量。
黑熊俯视上游贴近北岸的人门,最中间是神门,贴近南岸的是鬼门,鬼门河水最为汹涌,北岸人门相对平缓一些。
但枯水期时,北岸人门、南岸鬼门会枯竭,只有神门有水。
所谓的开凿砥柱,就是要凿毁三门之间的两座石山。
与这两座石山比起来,砥柱反而是个小工程。
但经过勘测,另一个工程设想浮出水面。
那就是在北岸开凿人工河渠,上接通三门峡上游,下绕过砥柱。
减少河流作业,就在北岸陆地上开凿出一条宽三丈的河渠。
虽然开凿量很大,但可以全年作业,可以投入更多的人力。
五十多年前,桓帝就命人重修北岸人门栈道,以增加补给关中的运力,为的还是镇压东羌之乱。
这跟打仗不一样,打赢了赢家通吃,可以就食于敌,吸纳转化敌人的力量。
这是一个耗日长久的大型工程,黑熊可以强迫蜀中重修栈道,以消耗蜀中人力、物力,免得这些人造乱。
三年时间下来,蜀中已围绕蜀道重修工程产生了一系列变化。
算上补给运输人力,蜀道工程常年占据十二万人口,吸纳了蜀中闲散人力,官吏们也已经习惯了这个工程。
而现在用时两年调查,计算,这个工程摆在面前时,黑熊也只能放弃凿破河中岩体的最初设想,选择可行性更高的河渠方案。
这里两岸都是岩壁,北岸地势相对更低一些。
甘宁见他为难,他也清楚黑熊最初的计划,就是一举凿掉河道中的各种障碍。
这真的太耗费时间,只能冬日枯水期进行,还凿不干净。
巨石沉在河底,这里本就河面由宽变窄更为湍急,加上河床暗礁,以及两岸各种礁石,所以湍急暗流也多。
河水高度不一样,暗流变化也不同。
但凿通砥柱,这个口号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可以单纯理解为把砥柱凿掉;也可以理解为凿一条绕过砥柱的河渠以达成东西通航。
甘宁于是上前,指着北面已经规划好的河渠:“君上,三门险固,若开凿新门,三年便可见效。”
黑熊扭头看北边,规划好的河渠上插着赤旗,前后相连,也就一里长度。
他低头看规划的图纸,上面对河渠也有标注,长一百五十丈,宽三丈,深三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