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 提议

“行吧,强扭的瓜不甜,反正我这话是给你带到了,愿不愿意在你,要是哪天变卦了,我刚才这番话也还算数,你随时来找我。”

言尽于此,江连横无甚可说,抹身就要往回走,不料刚走出几步,李正却又突然在身后把他叫住。

“老江,你也一样。”

“什么?”江连横没听懂。

李正笑着说:“我刚才的话,也始终都算数,你要是哪天变卦了,也可以随时上山来找我。”

江连横停下来,愣了一会儿,终于笑道:“我要是有变卦那天,恐怕关外的世道就要先变天了。”

“那谁知道呢?”李正拖着步枪走过去,“反正我还是相信自己的眼力,你就不应该在城里混,屈才了,你瞅瞅你现在,把自己憋成什么样了,都快不像你了。”

“那我应该是什么样儿?”

“当年在奉天北塔法轮寺,一刀砍了白国屏的脑袋,灭白家满门,眼皮都不眨一下的时候,那个才是你自己。”

“太粗鲁了,我现在讲究斯文,出门都不敢大声说话。”

“哈哈哈哈,你就装吧,别把自己魂儿都装丢了。”

两人一路笑着朝匪帮走去,走到暗红色的光影里,不觉间又走进了双筒望远镜的视界之中……

联庄会碉楼上,沈老爷立在走廊窗边,缓缓放下手中的双筒望远镜,满眼困惑,自顾自地嘟囔道:“这……这算怎么回事儿呀!”

“老爷——”

走廊里的老弱妇孺巴巴地望向这位老乡绅,疑虑中透着一丝不安:“人都已经交出去了,那帮胡子怎么还没撤呀,不是反悔了吧?”

胡匪就屯扎在联庄会不远处,几处篝火都能看得清清楚楚,虽说碉楼没有受到攻击,但只要胡匪还在,父老乡亲全都不敢阖眼。

“不要慌,不要怕,咱这碉楼不是还好好的么!”

沈老爷嘴上安慰着众人,实际心里却比谁都慌。

老爷子上了年岁以后,就不大管事了,很少再去县城,对时局的变化,也只能依赖幺儿的转述,见地自然不比当年。

他对江连横的了解,也始终滞固在几年前的耳闻,知道那是奉天的权贵财主,很有些人脉,但对江家如今发展到了什么地步,却是一知半解,全凭臆想。

交出江连横是迫不得已,毕竟门外两百来号胡匪,万一冷不防拉出两门山炮,小县城都打得下来,何况是他这座碉楼?

退一步讲,就算他要作保,乡亲们也未必同意。

方才江连横一离开联庄会,老爷子就立马开始绞尽脑汁,预备借口,寻思着日后如果有人追问,该怎么搪塞过去,撇清关系。

为此,他甚至隐隐期望着江连横等人被胡匪杀死。

人没了,便死无对证。

除非那帮胡匪被捕,并认栽招供,否则江连横到底是怎么被掳走的,就全凭沈家店的一面之词,但证人太多,似乎又不太现实。

沈老爷一时也没了主意,从窗边向后退了两步,急问左右:“志晔呢,看没看见志晔在哪?”

大少奶奶从人群中挤出来,指了指走廊侧梯:“爹,志晔他们下楼去了。”

沈老爷知道这话的意思,不由得咒骂一声:“这混小子,我就说他没出息,有点风吹草动就想跑,赶不上他哥一根头发!”

“老爷,现在怎么办?”几个村妇忙问,“那些胡匪不走,外头的房子都被占了,不能把咱庄稼给毁了吧?”

“不会,不会,你们先在这待着,把孩子接下房里睡吧,我去找潮山问问情况!”

沈老爷将怀里的木匣托给儿媳看管,随后拄着拐棍儿,搭着扶手,慢吞吞地走下楼梯。

院子里的火把行将熄灭,夏日天长,老爷岭的山尖儿上已经微微泛白。

破晓时分,空气清冽,沈老爷不禁打了个冷颤。

“潮山,潮山呐!”老爷子走到院门近前,仰头问道,“外面什么情况,那帮胡子怎么没走呢?”

海潮山应声回头,面色有点难堪,一边走下墙头,一边嘟囔着说:“老爷,他们好像认识。”

“啊?”沈老爷一惊,“那……那怎么还说,要是不交人,就血洗沈家店?”

“我也不知道。”

海潮山不敢妄下定论,却拦不住佃户村民言之凿凿。

“要是认识,那就更说明外头那帮胡子是他们引来的了!”明明一知半解,佃户村民却十分笃定地说,“老爷,你上来看看他们,都开始在外头扎营了,估计等咱们一放松,就要立马打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