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听静如说,有次她路过加州,去学校找你的时候看到你和一个异性走在一起,对方还是中国人。”
“朋友而已。后来我们三个一起吃了顿饭。”
“可惜你的事我都是从静如嘴里得知的。”段斯延感慨,“作为兄长,我未免有些失败。”
段朝泠没说话。
“其实这些年我一直都在自责。”段斯延说,“如果当年我没包庇大哥,他就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找你和你母亲麻烦,你也不至于和老爷子闹得这么僵,以至于一个人出走,在外面待了一年半。好不容易回来把高中读完,转眼又跑去国外漂泊了几年,和家里基本断了联系。”
两人酒量都不差,平常又修得喜怒不形于色的性子,话题聊到此,难免陷入袒露真情实感的微醺状态。
段斯延鲜少说这类贴心话,徐缓讲完,不由想起了一些往事。
段斯延比段朝泠大了五岁半。段朝泠出生那会儿,他已经开始记事。
印象里,继母邹蔓并不喜欢这个来得意外的孩子,在段朝泠上小学前一直将人当成女孩来养。大院里知晓隐情的同龄人把这事当作笑料,动辄当面嘲讽。他和段锐堂冷眼旁观,从没出手相助过。
后来渐渐长大,有次段朝泠当着他和段锐堂的面将别家的孩子打倒在地,被段锐堂不分缘由地训了一顿。那时候段朝泠不过才六七岁,就能条理清晰地辨出对方的错处,宁愿被罚站也要维护自己的自尊心,不肯去给对方道歉。
许是“一战成名”,从那以后无人再敢出声嘲笑,而他也对这个弟弟改观了不少。
段朝泠十六岁那年辍学出走,时隔一年半回来,人比以往柔和了不少,会主动调节父子俩的关系,不再纠结前尘往事,专心回学校上课。
段斯延不是没问过他这期间究竟去了哪,以及发生了什么,又因为什么而改变。
他当时只说:遇见了能让我照镜子的人。不想步入她的后尘。
回忆戛然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