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民事(上)

晚明海枭 朱楼醉茶 1245 字 4个月前

第156章 民事(上)

天启六年闰六月初一,朗朗的读书声从淡水河畔传来。林海和珠娘一起,正在新成立的义学中视察。

这里位于关渡城上游三十里处,是淡水河的主流大汉溪和支流新店溪的交汇之所。

这个地方被雷朗人称为艋舺,在他们的语言中这是独木舟的意思。之所以叫这个地名,是因为这里原本是土著村社交易土产的地方,经常会有很多独木舟在此汇集。

早在一个月前,林海已沿用后世的做法将艋舺改名为万华,并将其作为首个非军事人员聚居的移民点。

之所以选择此地,主要还是出于防疟疾方面的考虑,疟疾最厉害的地方一般都在咸、淡水交汇之处,也就是海边,而这里比关渡城更加深入内地,安全系数相对较高。

再就是疟疾肆虐程度往往是和人烟稀少程度成正比的,这里原本有好几个雷朗村社,而且又是土著集市所在地,在铁之王武朗眼下的领土中,这里算是开发程度最高的。

除了防疟之外,选择此地的另一个原因则是考虑了农业因素。

万华所在的台北盆地约有二百四十多平方公里,可开发的耕地面积预计将达到三十万亩,如果全部开垦为熟地,养活十万人口是没有问题的。

如今,万华一村到万华十村的九百多户移民已经进驻完毕,万华义学开学已有半个多月。

根据家庭成员的情况,这些移民每一户都分到了至少一百亩田地,这比明代军户平均每户五十亩要多一倍。

当然,他们要上缴的税收也比军户们要高,每亩田每年定额上缴价值四斗米的白银,大约是明代军户的三倍,但比苏松等地的官田平均每亩八斗的田赋要低不少。

考虑到台北盆地的农业基础较差,当前的亩产大约也就能达到苏松官田的一半,所以这个负担大概和苏松官田的田骨所有者差不多,但比起地主向佃农收取的田租还是要略低一些。

田赋必须要重,这是林海为东番定下的大政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