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显然已经看过麻袋里有什么,这会儿语气中带着一丝责怪:“你这孩子也是的,怎么带那么多粮食过来???”
城市吃的都是商品粮,老张家十个葫芦娃又都是最能吃的时候。
他们不说补贴对方也就算了,怎么还能让对方接济自己??
“这些东西,还有我给你收拾出来的那些野菜,木耳什么的,赶明儿你走的时候都带回去。”赵桂花一样都不打算留。
张沈飞刚才只是看了一眼那老太太送过来的东西。
这会儿再一看,可不是嘛?
东西一样不少,旁边还多了一个麻袋,想必里头就是小舅妈让自己带走的东西。
他无奈的叹了口气:“舅妈,我们现在真不缺吃的……不信您问问柱子哥,他之前去城里办事儿的时候,跟我去过一趟云居胡同。”
钱铁柱在一旁点头如捣蒜:“没错儿,大飞他们现在日子不差的。
平时在大杂院子里苦哈哈地只是给人看,妈您甭跟他客气,该收下就收下。吃大户呢,得够狠。”
赵桂花有些纠结地看了看自个儿爷们儿,见他点点头,这才说道:“那成吧,我今儿也是沾了大外甥的光了。
你等着,舅妈去看一下腌的咸鸭蛋有没有好,能吃的话,中午给你们加菜!!!”
“嘿,不留下这些东西,那鸭蛋还不给我吃了……啧啧啧。”张沈飞调笑。
赵桂花喇他一眼,嗔怪:“你这孩子,哪儿都好,就是长了张嘴。啊,不对,什么东西糊了??不对!!我的鸡!!!”
看到赵桂花扭头就往厨房跑,张沈飞乐不可支。
“还笑,这鸡要是炖糊了,我妈得一个月晚上睡不着。”钱铁柱说道。
农村人都这样,不怕人吃,就怕东西被糟蹋了。
好在那鸡肉只是汤汁熬干了,并没有真的糊了,赵桂花不至于晚上心疼的睡不着。
一大盆芋头粉条炖鸡摆上桌子之后,赵桂花又凉拌了一个黄瓜和一份小葱拌豆腐,里头滴了不少香油。
很快,张沈飞,钱老森夫妻和钱铁柱夫妻都上了桌。
钱铁柱拿出自家酿的地瓜烧,给表弟和他爹都满上,他自己则是没喝。
晚上民兵队还要训练一个小时,喝了酒怕误事。
一家人一起吃着美味的走地鸡,提起最近这段日子的生活,钱老森夫妻感慨万千。
自打公社食堂大锅饭取消,种地和分红开始使用公分后,大家工作的积极性大幅度提高。
虽说还是吃不饱,但是比之前已经好了不少,最起码,不再需要吃代食品。
自留地里种上白薯加上野菜,也能混个肚子圆。家里再养点儿鸡鸭鹅,数量不多,但下的蛋也够家里买盐和偶尔来了客人改善生活。
其实原本他们的生活应该还要再好一些,只是每年粮食下来之后都要交公粮,再按照计划上交一部分提留,最后留下的才能自用。
一来二去,种粮的反而吃不上细粮。
饶是这样,钱老森已经很满意。他的愿望很朴实,只要能吃饱,别再出现惨状,就够了。
张沈飞听着频频点头,其实他也知道钱家庄的日子之所以还不错,都是因为距离四九城还算近,政策普及到了的原因。
再远一些的那些农村,政策和水利问题没有解决,现在依然在吃大锅饭,自留地和鸡鸭也不允许饲养,但该交的粮食一颗都不能少,日子肯定是不大好过。
但他已经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推广水轮泵,尽人事,知天命。
目前的他也只能做到这个地步。
接下来的重点就是引导原龙平,在必要的时候给对方提供方便,尽快开发出杂交水稻。
只要杂交水稻能够尽快面世,几万万人的吃饭问题才能得到根本的解决。
吃完饭,钱铁柱他媳妇儿回屋睡觉,只留下张沈飞四人聚在一起听着收音机。
钱家的收音机还是张沈飞之前组装矿石机的时候,捎带手给他们也弄了一台。
这是钱家庄唯一的收音机,也是村里人唯一的消遣。
平时只要有时间,大家都会在茶余饭后过来听听里头的评书,相声什么的。
今天知道老钱家有客人,大家都很有眼力见儿的没有出现。
一家人围着收音机听着袁阔成的《三国演义》,时不时地胡乱点评一番。
赵桂花拿着针线,用袜子板补着袜子,时不时的询问张沈飞几句张家的近况。
听到田小枣已经快到预产期,不停的叮嘱着他一些注意事项。
最后还是不放心地,啪地一声将手中的袜子拍在筐子里:“不行,你这也没个妈,你们家老太太八十岁了,你嫂子又有十个孩子需要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