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口气真大!!

我国民兵组织在解放前就雏形。

战争时期,军人们在阵前杀敌的时候,民兵们推着独轮车,帮助运送物资和食物,为军人们在前线厮杀打下坚实的后勤基础。

解放后进入五十年代,

百废待兴的我国正是内忧外患之时,国土安全和社会稳定成为当务之急。

为了强化国防体系,保卫家园,我国政府积极推动了民兵组织的建设。

1953年,是民兵组织的萌芽期,国家开始在农村地区筹建自W军和民兵组织。

民兵组织编制齐全,军,师,团,营,连,排,班向着正规军看齐。

装备有步枪,手枪,手榴弹,甚至有些民兵团队还有迫击炮和高射炮。

完全照着正规军看齐,平日里的业余训练,也丝毫不比正规军差。

打靶、拉练、队列、投弹、爆破和战术训练一应俱全,他们忙时做农活,闲时军事训练。

那个时候,民兵既是国家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又是预备役的基本组织形式,为我国的国防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1958年,国家面临着来自国际的多重挑战。

这样的大环境下,1958年7月,上面召开扩大会议,明确指出:实现全民皆兵的方针。

民兵队伍开始扩充,除地、富、F、坏、Y和残疾人员外,其他成分都可以参加民兵组织。

除此之外,还扩大了民兵的年龄限制,也开始招收女兵,同时实行工、农、商、学、兵结为一体的模式。

从一把手号召到同年年底,短短六个月不到的时间。

全国就建立了5175个民兵师,44,205个民兵团,民兵数量高达2.2亿之巨,占据了全国总人数的35%。

尽管发展迅速,这些民兵却不仅仅是做样子给人看的。

他们一直坚持着颇为严格的军事训练,无论男女民兵,几乎人人都经过长期的军事训练。

正是全民皆兵的实施,极大的震惊了那些西方国家,甚至对毛熊也产生了极为强的警示作用。

某种意义上来讲,

“大办民兵师”与三线建设拥有同等重要的作用。

成为当时我国震慑列强、展示力量和决心的最有力手段。

张沈飞到了青年公社民兵训练基地,也就是原大食堂的位置之后,就看到训练场上聚集了二百多名民兵。

他们穿着短打衣衫和便服,也有少数人穿着绿色的,打满补丁的旧军装。

这些人以班或者连为单位,被不同的班长带领着,在训练场的不同位置做着不同的训练,一丝不苟,丝毫不被其他人所干扰。

这些人按照不同的班组分散在偌大的训练场上,各做各的训练,完全互不干扰。

四九城正是盛夏,这会儿又是下午两点多,一天中阳光正盛的时候。

民兵们虽然满头大汗,身上油光粼粼,有很多甚至干脆光着膀子。却丝毫不觉得热,一个个练习着突刺或者扎马步,跑步,踢正步,射击。

还有一些则是在围着各种武器,看专业老兵进行拆解和讲解。

张沈飞记得之前了解过,民兵除了有常规的工种之外,还有侦察兵,爆破,防化,甚至是通讯等专业化兵种。

这些兵种要求更高的文化水平和专业性,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张沈飞在青年公社的现场并没有看到类似这些兵种的人出现。

平时可看不到这样的场面,张沈飞饶有兴致的在训练场参观,很快,他的异常就吸引了一个小兵的注意。

对方一路小跑过来后,朝着他敬了个像模像样的军礼:“同志,这里是青年公社民兵训练场,闲杂人等请勿入内!!!”

“我不是闲杂人等,我找人。”张沈飞打量着这个小兵,大概也就十四五岁,营养不良脸色不好,但精气神还算可以。

“请问您找谁??”小兵又是客气一问,察觉到张沈飞探究的目光,他也不服气的打量回去。

“我找钱铁柱。”迎着那小兵上下打量的目光,张沈飞答道。

“找我们连长?那您稍等,我去把他叫过来。”

小兵说完,扭头一路小跑朝着正在操练的人群跑去。

别说,那步子像模像样,还真有点儿军人的意思。

几分钟之后,

张沈飞看到人群中一个穿着夏季军装的人远远的看了自己一眼,又跟身边的人说了一句什么,然后大步流星的朝着自己走来。

看清楚找自己的居然是张沈飞,钱铁柱由走变为小跑,到了张沈飞面前,眼神中闪着一抹兴奋:“大飞,你怎么来了?”

“我来看看你跟我小舅。行啊你,士别三日,这都当上民兵连长了。怎么着,当领导的滋味怎么样??”张沈飞调侃他,顺手递过去一支烟。

根据现行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