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5.第222章 冬储大白菜和放公假!!

汤则是棒子面粥和素烩汤任选其一。

这年代的领导大部分时候并没有那么多的特权,张沈飞带着路秘书一行人排队打饭。

饭菜盛好,找了位置坐下。

路秘书夹了一筷子豆腐放嘴里,细细品尝后,便表示轧钢厂食堂的菜果然好吃。

最起码,比他们纺织厂的大锅菜好吃多了。

张沈飞也夹了一筷子,尝到熟悉的味道后,便告诉对方,这道菜就是他说的那位大厨做的。

“何师傅更擅长的是小炒,大锅菜水平只能算一般,等有机会路秘书尝一下就知道了。”

许大茂闻言撇撇嘴,虽然傻柱做菜确实好吃。

但听到这厮被夸,他心里还是像猫抓了一样的难受。

忽地,听到一旁传来傻柱训斥刘岚的声音,他的脑海中猛的浮现出一个想法。

“张秘书,我去上个茅厕……”说着话,他便站起身。

十几分钟后才回来,满脸轻松。

张沈飞瞅了他一眼,没说什么。

送走路秘书一行,张沈飞带着许大茂一起回了趟宣传科汇报工作。

下午没什么事儿,他便一直在厂长办公室的外间复习功课。

之前曾经放话非青花大学和四九城大学不上,后来翻了书本,才发现这年代的题目居然还挺难。

可牛已经吹出去了,现如今也能只能咬牙硬上。

张沈飞拿出数学复习资料,一边刷题,一边做着记录。

就这样的,

一下午的时间一晃而过。

下班回到家,张沈飞还没有坐下喘口气,又被老太太指挥去买粮食。

现在还没有缺粮,也没有开始定量,大家买粮基本是想买多少买多少。

粮食购买凭证主要是起一个划片、定点、凭证供应的作用,所以粮店倒也没有凌晨就开始排队的那种壮观景象。

张沈飞一路晃晃悠悠便到了粮店门口,挑开厚厚的棉门帘走进去。

他来的这家粮店位于鼓楼东大街,是国营店铺,面积极大,足足占了五间房的面积,而且全部打通在了一起,显得很是气派。

这门面前后隔断,前面是营业厅,占地目测一百多平。

三面靠墙的位置都是柜台,每个柜台上都放着一个簸箕,柜台上空则是悬挂着牌子。

根据本柜台所卖的粮食种类,写着“富强粉”,“标准粉”,“棒子面”,“大米”,“绿豆”……

粮店的营业员一律穿白色工作服,且大部分都是男同志。

因为卖粮需要拿着铁皮制的大簸箕,弯腰从米或面柜里一次蒯起一簸箕面,大概二十多斤的样子。

蒯起的粮食放到称上称,如果是买五十斤,他就要蒯起两次。一天里他要重复几百次这样动作。

所以卖粮,算是个实打实的体力活。

张沈飞他们划分的定点粮站是四九城数得上号的大粮站,这里的粮食种类比其他地方要更加丰富一点。

除伏地米面外,还有来自关外的高粱米,大豆,红薯面。

还有来自中原地区的小米,来自口外的绿豆,豆面等等。

张沈飞径直走到门左边,一个安装着铁栅栏的窗户那里。他把手里的粮本和钱递过去,告诉对方要二十斤标准粉。

里头的人接过粮本,在上面写写画画之后,又开始抄起一个斑驳的算盘,噼里啪啦一顿操作。

最后,把粮本,找零的钱一起递给张沈飞。

张沈飞走到写着标准粉的柜台前,递出粮票,对方看了一眼,表示知晓,把粮本还给张沈飞。

而后弯腰从柜台里蒯出一簸箕面,倒在一个特制的,带磅秤的方木桶里。

那方木桶对着顾客的那一侧,有一个向下倾斜的鸭嘴型的泻粮口子。

营业员称重后,示意张沈飞把面袋子撑开,对着鸭嘴。

张沈飞这边刚弄好,他便拉动那鸭嘴上方的一个带弹簧的拉关闸。

随着他的动作,那粮食立刻倾泻入面袋子,升起一阵白雾。

张沈飞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节麻绳,把粮食口袋从地上拎起来,甩扛在肩膀上,晃悠悠地扛回家去。

路上经过僻静之处,把那麻绳解开,往里头又添了大概七八斤空间出品的面粉。

自打胖子,四眼儿他们那边不卖粮后,他便一直这么做。

有时候去厨房,见老太太不在,也往面缸里直接少量多次的加面粉。

张沈飞回到家,径直走进厨房,不等老太太凑过来,已经把口袋解开,将里面的面粉倒入面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