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3章 求之不得和避之不及

可以说钱盛这段日子,也算春风得意。对顾炎武十分感激,让钱武回营后一定要代自己当面道谢。

钱武在听到叔叔的世职提升后,同样非常欣喜,并且十分羡慕:

“副千户可是男爵啊!”

“叔叔若是去开藩,最大可拥有方百里领地。”

“那可是一个县那么大的地方,完全能称为百里侯。”

“我们张参谋长家里,也不过世袭百户,只能开辟方二十里领地。”

这是他们在军营中,经常提起的事情。

作为一支锦衣卫下属的新军,鹰扬军的士兵大多出自卫所军户,军官是从中提拔起来,还有一些出自金吾卫世官家庭。

他们大多出身不高,没有世袭官位。对于有世职的人非常艳羡,憧憬着把自己的世袭军士身份,提升为世袭军官。

钱盛对于这个,却没多大感觉。因为他所在的富峪卫世官数量不在少数,单是指挥和千户就有数十人。

像他堂堂副千户,只能带领几个军官和军士钉门牌号,协助金台坊警务所做事。

而他侄子钱武就不一样了,虽然只是最低级的从九品少尉,却因为鹰扬军属于锦衣卫体系,能直接转任副所长。

所以他现在已经把这个族侄,当做自身人脉。

如今钱武的身份就不比他低多少,而且可以预见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看着英俊笔挺的侄子,钱盛笑着说道:

“京城的副千户其实也就那样,只能分二百亩土地。”

“你们家三个军士在涿鹿区就有一百五十亩土地,和叔叔我差不了多少。”

“有时间让你父亲过来,咱们多走动走动。”

“这是叔叔新家的地址,直接写编号就能把信寄过来。”

向钱武说了一串编号,还有代表的含义,钱盛让他仔细记下,以后可直接去家里找自己。

他听邮政所的人说,以后臂板通信能够民用了,这个编号会很常用。相比一长串的地址,能节省很多通信费。

京城和涿鹿区之间,就建有臂板通信塔。以后能供民用了、涿鹿区的户口编号也定下了,两家之间的联系会很方便。

钱武在军中对此不怎么了解,听到之后说道:

“这个办法好!”

“以后家里要是有急事,就能通过这个通信了。”

打算有时间就回一趟家里,看看家里有没有编号。

——

钱盛这时则问他道:

“百里侯这个说法,我从顾元士那里也听过。”

“因为这个念想,叔叔才冒险提升为副千户。”

“你说这去塞外开藩,真能当个百里侯?”

钱武如今可不是什么都不懂,他在军中经常听教导员讲解朝廷政策。

尤其是当今皇帝的分封政策,更是教导员宣讲的重点,用军功勋爵名田宅,鼓励将士立功勋。

所以钱武听到叔叔问起,立刻就滔滔不绝道:

“百里侯是真的,侄儿还亲眼见过。”

“辽东的江陵公,就是张江陵的曾孙,如今开辟江陵公国的。”

“他在庙街那边,可是和一国君主无异。”

“不但手下有兵,旁人想伐木或者垦荒建房,都要他的批准——”

“整个庙街那一片,都是江陵公国的土地。”

“和他家有世交的张参谋长,就对此颇为羡慕。”

“说是他一辈子最大的念想,就是像江陵公一样,拥有一块领地做世业。”

江陵公开藩的事情,钱盛当然是听说过的,他说道:

“庙街是个好地方,叔叔当然是知道的。”

“可惜这样的地方也轮不到咱们,皇上早就分给宗室和勋贵了。”

这是卫所世官中的普遍观点,他们不认为自己一个普通世官,能和宗室、勋贵争抢封地。

这也是很多世官,对开辟封地不热心的原因。

不过钱武却告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