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直二十六卫早有定数,臣以为不当随意改动。”
“陛下可把大兴左卫和通州卫,划给太孙补足六卫。”
听着袁可立的说法,朱由检摇头道:
“不然!”
“二十六卫这个定数,在涿鹿三卫和东宁五卫调整归属后,已经不复存在。”
“如今亲军卫共有三十四个,朕打算增加两个,一个划给太子,一个和大兴左卫一起划给太孙。”
“这个分配方案,众卿觉得如何?”
听到皇帝的这个方案,群臣一时间默然无语。
太子差了一卫、太孙差了两卫,而亲军卫却只有两个卫没有分配。
这意味着五军都督府管辖的京城卫所中,至少要出一卫。
如今皇帝要划拨两个卫凑成亲军三十六卫,他们实在想不出反对的理由来。
难道要为了一个卫所和皇帝极力争执,让亲军只能拥有三十五卫?
别说皇帝觉得不好听,就连他们也觉得,“三五”不是个好数字。
再想着羽林三卫、燕山三卫、大兴左卫划给太子太孙后,都要调出京去。
他们觉得没必要和皇帝为了一个卫的归属争执,把这件事默认下来。
不过袁可立还是说道:
“三十六恰合天罡之数,内廷十二卫、太子十卫、太孙六卫也已确定。”
“臣以为亲军卫所当定在此数,不能随意再改。”
显然是怕皇帝想一出是一出,以后继续要求增加亲军卫。
朱由检真没这个想法,因为如今的三十六卫,他都觉得难以完全掌控,所以就点头道:
“上直亲军,以后就定在三十六卫。”
“没建立的卫就建立起来,该改名的也要改个名字。”
“朕想把大兴左卫改称骁骑左卫,和骁骑右卫一起划给太孙,众卿一位如何?”
这样改名划拨后,太孙就有了府军前卫、骁骑左右卫、燕山三卫,一共六个亲军卫。
除了府军前卫都会被调出京城,分散在海淀、朝阳等地。
群臣认可了这个调整,但是对太孙六卫如何管理,那就有不同意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