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严禁讨论此事,避免缅甸人探知后,在云南那边生事。
但是缅甸将来肯定是要打的,历史上永历皇帝等人的仇,不能不报回来——
这也是朱由检答应让桂藩去缅甸,在那里开藩的原因。
即使朱由榔不知道,朱由检也要让他扬眉吐气。
——
放过惠王和桂王后,朱由检又盯上了晋王。
相比瑞王、惠王、桂王这几个新封的藩王来说,晋王作为仅次于秦王的藩王,才是朱由检慎重对待的。
而且相比人丁不旺的秦藩来说,晋藩郡国二十八,现在还有十二个。高等级的宗室还很多,宗禄比人口众多的韩藩还多几倍——
在所有藩王之中,晋藩的宗禄在定为永额后是最多的,接近二十三万两,占宗禄总额的一成五。
和晋藩临近的代藩宗禄同样很多,足有十七万五千两。
朱由检在确定秦藩迁徙后,最想迁徙的就是这两藩,把这四十万禄银省出来。
但是两藩地处边镇,迁移他们的风险很大。远的安化王叛乱且不说,嘉靖年间还有代藩宗室朱充灼,勾结白莲教引鞑靼人寇边。
代王府也因为这件事,在代藩宗室中威望扫地。
尤其是去年代王薨逝,代王世子还在守孝没有继承王位。
想迁移代藩的话,不止要搞定代王府,还要派得力官员,前往大同主持。以免代藩的宗室,趁机闹出乱子。
所以朱由检暂时把代藩略过,只盯住了晋藩。他向晋王世子道:
“山西这两年也遭了灾,地方颇不安稳。”
“晋王有没有移藩的想法,想要迁去哪里?”
晋王世子朱审烜面色一苦,哭丧着脸向皇帝道:
“臣父为此忧心忡忡,如今重病不起。”
“请陛下允许臣回太原,在父亲面前尽孝。”
这让朱由检听得一惊,急忙关心了几句。
至于移藩的事情那就不能提了,不然晋王突然死了,天下人岂不诟病自己逼死宗亲?
晋王世子朱审烜也因此得到许可,可以返回太原。
——
因为这件事情,朱由检又关心了一下诸王的情况,发现除了代王以外,岷王、赵王也在这两年薨逝,而且没有留下子嗣。
还有淮王世子朱常清,因为他的父亲朱翊钜潜谋易嫡犯错,在万历四十四年薨逝后没能获得谥号,也没做出定论,袭封被拖延了下来。
靖江王长子朱亨嘉,在父亲朱履佑于万历四十年薨逝后,因为当时年幼,同样没能袭封。
这让朱由检沉思之后,向淮王世子说道:
“靖江王长子朱亨嘉已经前往占城开藩,在开藩成功之后,就能袭封靖江王。”
“世子想不想去开藩,承袭淮王之位?”
朱常清听到这话,知道是皇帝开出的条件了。
如果他想顺利袭封,那就得去开藩。
否则纵然他袭爵没有争议,皇帝也能拖着不办。
很是年轻的他,还有一些朝气。想着朱亨嘉年纪轻轻就敢去开藩,自己也能做到。
当即就向皇帝道:
“臣愿意去开藩,请陛下赐予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