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累倒一位大臣

“我还要署理山西巡抚,负责彻查此案。”

山西巡抚被拿下,还有一大批山西官员被牵连。耿如杞这个廉政总署负责人,被皇帝派到山西,彻底清查此案。

所以他一时半会儿走不开,说不定还会在山西巡抚上干下去。

毕竟耿如杞自己知道,皇帝对自己执掌的廉政总署,并不怎么满意。

自从廉政总署组建以来,说起来办得并不差。光禄寺少卿阮大铖、山西巡抚李养冲,说起来都是以贪污受贿的罪名被拿下,都可以看做他们的战绩。

但是无奈这两件案子,都不是廉政总署发现的。甚至朝堂上正在推行的官员财产申报,负责此事的廉政总署也不积极。

这让皇帝觉得,廉政总署不称职,至少没有使出全力。

耿如杞自己知道这件事,但是他实在没办法对以前营救过自己的同僚下狠心,所以这次就主动请求带队,留在山西审案。

如果他做得好,把山西上上下下理顺。现在临时署理的山西巡抚,有可能转为实任。

陈奇瑜不知道这些内情,但是他对山西巡抚的位子,丝毫没有想法。

一是山西救灾局面和陕西一样严峻;二是他身为山西人,对自己家乡要回避。

所以他从没有想过山西巡抚的位子,在看到槛车中的李养冲向自己求救的目光后,狠狠呸了一声,丝毫不理会此人,带着队伍回京——

毕竟李养冲贪墨的可是山西未来的救灾款,他即使不喜欢吴尚默破坏官场规矩的行为,也不会和李养冲亲近。

快马加鞭,陈奇瑜一路疾行,终于在六月底赶回京城。

此时的京城,正沉浸于欢乐之中,因为在连续大旱近三月后,京城终于下了雨。

陈奇瑜见到这个景象,心里也有些喜悦。因为京城下了雨,代表这一季的粮食不会完全绝收。朝廷这边的钱粮,能更多地用于陕西、山西救灾。

这是他一路走来,见到的最好的事情。

紫禁城中,朱由检得知陈奇瑜回京后,很快下旨召见。

对陈奇瑜这么快完成考察,他心中很是赞赏,认为是一个办实事的人:

“陈卿考察有功,朕会让吏部记年功,以后会有赏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