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千人居然某种意义上包围一万人。随后劝降伪军中近半部队倒戈,一击破敌。
论全局战场,双方动员的兵力算上后勤,其实也达到八十多万。只不过分散在多个战场,看起来每一处都不那么多。所以这一战韩山和王梳荧给敌人造成的损失其实是非常可怕的。相当于消灭了敌人在这个战场近半的野战力量。
本来认为燕京绝对万无一失的东夷人也开始有点慌乱。实在是这个战术有点太吓人了,几千人跟开了挂一样,提前预知敌人虚实,机动力又极强,轻甲轻兵却战无不胜,各种翻山越岭绕后偷袭。
并且还是夜里白天随时可以动手,往往有周边百姓与城中间谍相助。攻城拔寨战无不胜。
八千人来去如风,攻城之后往往会停留一段时间,高速流水线将城中敌人抓起来公审,然后烧债,放粮,分田地。完全是一边打仗一边把敌人的地盘当做自己的地盘管。
南方的情况看起来却是一时间久攻不下,所以面对距离燕京越来越近的安民军,东夷人有点慌了。
韩山表示他每次靠近敌人首脑,敌人都要害怕。养尊处优的统治者敢发动战争,底气往往源于他们认为战争失败自己也不会有事。
当他们发现自己可能会死,那比谁都急眼。
毕竟底层老百姓烂命一条,家人被战争摧毁了,或者就一点点小家底。知道敌人来了之后那肯定愿意拼命。而养尊处优的大人物,想跑总是可以跑的。那能有多少作战意志?
当然,这里的前提是,统治者为了利益在战斗。那就不会有什么比得上自己的生命。如果他们为了崇高的理想而战,那还是会有作战意志的。
可侵略者,那能有几个为了理想而战?就算有些侵略者嘴上说什么为了民族利益,实际上也就是想抢劫罢了。
又不是保家卫国。拼命干嘛呢?
现在,韩山的意思很明显,就问你东夷人怕不怕?要不要缩卵撤军?
然后他和王梳荧见到了东夷人的使者。
这使者也是费了好大的劲才找到他们的,实在是王梳荧和韩山的行军路线太飘忽。
“二位薪火盟的将军,我们东圣族人想和二位和谈。两位如此俊才,何必为那蠢货皇帝卖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