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2章 新目标

王宇的观点新颖独特,引起了朝堂上一阵热议。一些文臣觉得这种以文化和外交手段解决问题的方式比较温和,有利于维护国家的和平与稳定,同时也能提升大隋的国际形象。但也有一些武将认为,这种方式过于软弱,不足以彻底解决岛国的威胁。

贾长生静静地听着大臣们的争论,心中不断权衡着各种利弊。他深知,这是一个关乎国家命运的重大决策,必须谨慎对待。

过了许久,贾长生轻轻咳嗽了一声,朝堂上顿时安静了下来。他缓缓说道:“诸位爱卿所言皆有道理。朕认为,进攻岛国一事不可操之过急,但也不能就此放弃。林元帅,你即刻着手整顿水军,加强训练,确保我大隋水军的实力始终保持在巅峰状态。同时,在沿海地区建立军事据点的计划可以马上实施,密切监视岛国的动向。陈元帅,你要挑选精锐陆军,做好随时出征的准备,但在未得到朕的命令之前,不得擅自行动。”

“李宰相,国内的民生建设和经济发展是重中之重,你要加大力度,尽快恢复国内的生产,让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只有国内稳定了,我们才有足够的实力对外用兵。”

“王侍郎,你的外交和文化策略也有可取之处。你可以与礼部的官员们共同商讨,制定出一套具体的方案,尝试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与岛国的争端。若外交手段无法奏效,我们再考虑军事行动。”

大臣们纷纷领命,表示一定会尽心尽力完成陛下交代的任务。

贾长生看着殿下的大臣们,心中感慨万千。他知道,作为一个皇帝,肩负着整个国家和百姓的重任。每一个决策都可能影响到国家的兴衰荣辱,因此必须深思熟虑,权衡利弊。此次对岛国的决策,只是他统治生涯中的一个小插曲,但却关系到帝国未来的发展方向。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大隋帝国按照贾长生的部署,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各项工作。水军在林渊的带领下,不断加强训练,战船的数量和质量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沿海地区的军事据点也在紧张地建设之中,士兵们日夜巡逻,警惕着岛国的一举一动。

陆军在陈武的指挥下,进行着严格的训练和战术演练,随时准备听从陛下的调遣。而李贤则全身心地投入到国内的建设中,他推行了一系列有利于民生的政策,鼓励百姓开垦荒地,发展农业生产,同时加强了对商业和手工业的扶持,使得国内经济逐渐繁荣起来。

王宇和礼部的官员们则积极开展外交活动,与周边国家频繁往来,建立了良好的外交关系。他们还向岛国派遣了使者,传达了大隋帝国的威严和意愿,试图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争端。

然而,岛国方面对于大隋的外交努力并没有给予积极的回应。他们虽然表面上对大隋表示敬畏,但暗中却在加紧备战,企图再次与大隋一决高下。

贾长生得知这一消息后,心中暗自冷笑。他知道,与岛国的战争或许不可避免,但他并不畏惧。他相信,只要大隋上下一心,团结一致,无论面对何种困难和挑战,都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

在等待和准备的过程中,大隋帝国的国力日益增强,百姓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而贾长生也在不断地思考和谋划着,如何才能让大隋帝国在这个风云变幻的世界中屹立不倒,开创出一个更加辉煌的时代。

大隋帝国的金銮殿内,龙椅之上,贾长生身着明黄龙袍,头戴冕旒,神情威严而庄重。他的目光如炬,扫视着殿下群臣,心中正谋划着一场改变帝国版图与国运的重大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