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命!”赵文领命而去。
第二天凌晨,天色还未完全亮,大地一片寂静。贾长生率领着大军,如潮水般向高句丽北部的城市涌去。由于高句丽守军的松懈,他们几乎没有遇到太大的抵抗,就顺利地突破了第一道防线。
随着战斗的打响,高句丽的守军才如梦初醒,但此时已经为时已晚。贾长生的军队士气高昂,一路势如破竹,接连攻克了几座城市。
当消息传到高句丽使者朴述熙的耳中时,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愤怒地找到贾长生,质问道:“贾将军,你们这是何意?我们明明是来和平谈判的,你们却在背后发动进攻!”
贾长生冷冷地看着他,说道:“使者大人,你们高句丽的野心我们早已看透。你们以为派个使者来就能迷惑我们,简直是痴心妄想。今天,就是你们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的时候!”
朴述熙气得浑身发抖,但此时他已经无能为力。贾长生的军队已经在高句丽北部取得了重大胜利,并且还在继续推进。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贾长生的军队继续向高句丽的纵深地区进攻。高句丽的军队由于事先没有防备,被打得节节败退。贾长生的计划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不仅成功地麻痹了高句丽使者,还在战场上取得了辉煌的战绩。
然而,贾长生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他知道,高句丽不会轻易认输,接下来的战斗将会更加激烈。他命令军队在占领的城市中加强防御,同时继续集结兵力,准备应对高句丽的反击。
而在高句丽国内,得知北部城市接连失陷的消息后,高句丽王高元大发雷霆。他立即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决定派遣大军前往北部,夺回失地。
一场更加激烈的战争即将在高句丽的土地上展开。贾长生和他的军队能否顶住高句丽的反击,继续扩大战果?而高句丽又能否成功夺回失地,挽回颜面?这一切都充满了未知。但无论结果如何,贾长生这次巧妙的谋略,已经在战争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岛国那金碧辉煌却又透着神秘威严的宫殿深处,一场关乎岛国未来战略走向的御前会议正悄然进行。宫殿内,装饰着各种精美的艺术品,墙壁上挂着描绘着岛国古老传说和辉煌战功的画卷,但此刻,殿内众人的心思全然不在这些之上。
岛国天皇端坐在高高的御座之上,他身着华丽的朝服,面容冷峻,眼神中透着一种难以捉摸的深邃。在他下方,是岛国的一众权臣、武将和谋臣,他们或跪或坐,神色凝重,气氛压抑得让人有些喘不过气。
一位身着黑色长袍、白发苍苍的老臣缓缓开口,他是岛国的右大臣藤原光成,声音虽然苍老但依旧沉稳有力:“陛下,近日听闻大陆那边,贾长生正率军进攻高句丽,且已取得了不小的进展。如今高句丽局势岌岌可危,这对我们岛国来说,是个不得不重视的大事。”
天皇微微点头,目光扫向众人,问道:“依诸位爱卿之见,我们该如何应对这一局势?”
这时,一位年轻且英气逼人的武将站起身来,他是左近卫大将源义康,身姿挺拔,眼神中透着一股果敢:“陛下,臣以为这是我们岛国的一个绝佳机会。贾长生若彻底拿下高句丽,其势力必将大增,日后恐对我们岛国构成巨大威胁。我们不如趁着贾长生还未完全得手,与高句丽合作,共同抵抗贾长生。高句丽虽如今处于劣势,但根基尚在,若我们与之联手,未必不能击退贾长生。”
源义康的话刚一出口,殿内便响起了一阵窃窃私语。一些年轻的武将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他们渴望在这场大陆纷争中一展身手,为岛国赢得荣耀。
然而,一位身着灰色长袍、面容消瘦的谋臣却摇了摇头,他是内阁中的智囊平清盛,缓缓说道:“源义康将军所言虽有道理,但此事绝非如此简单。与高句丽合作,首先要考虑的是高句丽是否真心愿意与我们联手。如今他们自顾不暇,会不会只是想利用我们来解燃眉之急,而事后又翻脸不认人?再者,贾长生能在短时间内对高句丽取得如此战果,其军事才能不容小觑。我们贸然卷入这场战争,若不能全身而退,反而会给岛国带来巨大的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