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城的沦陷,让高句丽的局势陷入了更大的危机之中。他们不得不从其他防线抽调兵力,试图夺回辽东城,这使得他们的整体防线出现了松动。
而岛国方面,由于与高句丽之间的猜忌加深,其进攻的力度也有所减弱。贾长生趁机调整战略,对高句丽和岛国的联军展开了一系列的反击,逐渐扭转了战场上的劣势。
在这场风云变幻的战争中,贾长生凭借着冷静的头脑、果断的决策和手下将领谋士的齐心协力,成功地应对了岛国参战所带来的危机,让自己的势力在困境中得以生存和发展,继续向着称霸天下的目标迈进。
在主帐之中,贾长生凝视着沙盘,上面标记着与高句丽和岛国对峙的局势。如今,虽腹背受敌,但他眼中却燃烧着斗志的火焰,一场精心谋划的战略布局即将展开。
“众将听令,如今形势严峻,但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岛国水军虽强,但他们远道而来,补给线漫长,这是他们的致命弱点。我们先在沿海地区修筑坚固工事,层层布防,利用投石车和强弩,让他们每一次登陆都付出惨重代价。同时,派遣小股舰队骚扰他们的补给船只,切断他们的后援。”贾长生声音沉稳而坚定,众将齐声领命。
谋士徐庶上前一步,拱手道:“主公,对于高句丽,我们可一边佯装与岛国全力交战,让高句丽放松警惕,另一边则暗中集结兵力,准备突袭他们的东部防线。我已派人探得,高句丽东部十城虽有一定防御,但因他们将部分兵力调往与岛国联军之处,内部相对空虚。”
贾长生微微点头,目光中透露出赞许:“徐军师所言甚是。我们先派一些士兵乔装成平民,混入这十城之中,散布谣言,制造恐慌,扰乱他们的军心民心。待时机成熟,我们便以雷霆之势出击。”
接下来的日子里,沿海地区战事频繁。贾长生的军队依托坚固工事,一次次击退岛国水军的进攻。每一次海浪拍打着海岸,都伴随着喊杀声与投石车的轰鸣声。士兵们在城墙上奋勇抵抗,箭如雨下,让岛国水军难以靠近陆地半步。而那支小股舰队则在夜幕的掩护下,频频出击,成功袭击了几艘岛国的补给船,使得岛国军队的物资供应逐渐吃紧,进攻的节奏也被迫放缓。
与此同时,混入高句丽东部十城的贾长生士兵开始行动。他们在集市、酒馆等人群聚集之地,散播着各种谣言:“贾长生的大军即将踏平高句丽,无人能挡,还是早早逃命去吧!”“高句丽的军队已经在前线被打得大败,根本无力保护我们。”这些谣言如同瘟疫一般,迅速在城市中传播开来,百姓们人心惶惶,军队的士气也受到了一定影响。
在高句丽东部的首城——安东城,守将李威听闻这些谣言,心中也有些不安。他试图加强城防,安抚百姓,但却发现城中的兵力捉襟见肘,许多士兵也被谣言所惑,军心不稳。
而此时,贾长生已经集结了一支精锐之师,趁着夜色,悄悄地向着高句丽东部防线进发。先锋将军赵猛率领着一支轻骑兵部队,作为先头部队,迅速突破了高句丽东部防线的外围据点。这些据点的守军本就兵力不足,又毫无防备,在赵猛的猛烈攻击下,很快就被攻破。
消息传到安东城,李威大惊失色,急忙下令紧闭城门,加强防御。但贾长生的大军已经如潮水般涌来,将安东城团团围住。
贾长生站在城下,望着城墙上紧张的守军,大声喊道:“李威,如今你已是瓮中之鳖,投降吧!本将军可饶你不死,还会善待城中百姓。如若不然,城破之日,便是你丧命之时!”
李威站在城墙上,强装镇定:“贾长生,你休要得意!我安东城固若金汤,岂是你能轻易攻破的!”
贾长生冷笑一声,挥了挥手,示意士兵们开始攻城。顿时,攻城器械被推了上来,云梯架在了城墙上,士兵们呐喊着向上攀爬。城墙上的守军拼死抵抗,滚木礌石纷纷砸下,但贾长生的士兵们毫不退缩,前赴后继地发起进攻。
在激烈的攻城战中,贾长生的军队逐渐占据了上风。他们的人数优势和高昂的士气让高句丽守军难以抵挡。经过一番苦战,贾长生的士兵终于攻破了安东城的城门,涌入了城内。李威见大势已去,只好率领残兵败将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