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够了!”高句丽王怒喝一声,打断了朴勇的话,“本王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修筑城池、布置防线,你们就是这样守卫的?三千守军,竟如此轻易就被攻破!”
这时,谋士崔文渊微微拱手,轻声说道:“王上,如今当务之急是商讨应对之策,而非追究责任。贾长生拿下风雨城后,必定士气大振,而且其势力范围也得到了进一步扩张,接下来的局势对我们极为不利。”
高句丽王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怒火,微微点头:“那依你之见,我们该如何是好?”
崔文渊沉思片刻,说道:“贾长生此次获胜,必然会乘胜追击。以他的性格和目前的形势推断,他很可能会继续向北攻打我们的其他城池,尤其是那些与风雨城相连且防御相对薄弱的地方,比如清溪镇和石峡关。我们需尽快加强这两地的防御力量,调遣精锐部队前去驻守,同时在沿途设置哨卡,以便及时掌握贾长生军队的动向。”
“不可!”武将洪烈大声反对,“若我们将大量兵力调往清溪镇和石峡关,其他地方的防御就会空虚,万一贾长生声东击西,转而攻打我们的后方,那我们将陷入更大的危机。”
此言一出,大殿内顿时议论纷纷,众人各执一词,有的支持崔文渊的观点,认为应该加强关键地点的防御;有的则赞同洪烈的说法,担心兵力调动会导致后方空虚。
高句丽王眉头紧锁,听着众人的争论,心中犹豫不决。过了许久,他看向一直沉默不语的老将李晟:“李将军,你征战多年,经验丰富,说说你的看法。”
李晟缓缓出列,目光沉稳而坚毅:“王上,依老臣之见,我们不妨采取两手准备。一方面,按照崔谋士所言,派遣一部分精锐部队前往清溪镇和石峡关加强防御,但不要将所有兵力都集中于此;另一方面,从其他城市抽调兵力,组成一支机动部队,隐藏在后方,一旦贾长生的军队改变进攻方向,机动部队便可迅速出击,支援受袭之地。同时,我们还要加强情报收集工作,尽可能准确地掌握贾长生的下一步行动计划。”
高句丽王微微点头,眼中露出一丝赞赏:“李将军的计策颇为周全,就依此行事。朴勇,此次风雨城之失,你难辞其咎,但念在你过往的功绩,本王给你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你率领一支队伍,去收拢风雨城附近的残兵,然后在后方骚扰贾长生的军队,切断他们的补给线,若能有所建树,本王可免你此次罪责。”
朴勇心中一喜,连忙磕头谢恩:“多谢王上!末将一定拼死效力,以赎前罪。”
“另外,”高句丽王继续说道,“崔文渊,你负责情报收集工作,务必动用一切手段,探听贾长生的虚实和动向。洪烈,你去整顿各城的防御,加强士兵的训练,随时准备应对贾长生的进攻。”
众人齐声领命:“遵旨!”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高句丽上下一片忙碌。前往清溪镇和石峡关的部队迅速开拔,沿途加强防御工事的修筑;机动部队也在紧张地组建和训练;朴勇则带领着残兵,在风雨城周边的山林中潜伏,寻找机会袭击贾长生的补给队伍。
然而,贾长生的军队却如同消失了一般,迟迟没有新的动静。这让高句丽王和他的臣子们心中更加不安,不知道贾长生在谋划着怎样的阴谋。
“王上,贾长生这么久没有动静,会不会是在等待援军,或者是在策划一场更大规模的进攻?”崔文渊忧心忡忡地说道。
高句丽王的脸色愈发凝重:“不管他有何打算,我们都不能放松警惕。继续加强情报侦察,一有风吹草动,立即回报。”
日子一天天过去,紧张的气氛如同阴霾一般笼罩着高句丽。每一个人都清楚,贾长生的下一次进攻随时可能到来,而这一次,他们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否则,整个高句丽都将面临着灭顶之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