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一出,朝堂上议论纷纷。有人担心周边国家会趁火打劫,而非真心相助;也有人觉得这是目前唯一的可行之计。
“大王,臣以为此计可行,但在派遣使者之时,务必挑选能言善辩、熟悉各国国情之人,并且带上厚礼,以表诚意。”一位文臣补充道。
百济王微微点头:“此事就依诸位爱卿所言。那国内的粮草物资又该如何筹备呢?”
负责后勤的大臣上前奏道:“大王,当下应加大对国内百姓的赋税征收力度,同时清查各地的粮仓和府库,将所有能调用的物资集中起来,运往关键地区。此外,还需鼓励百姓开垦荒地,种植粮食,以备长期之需。”
此提议一出,朝堂上顿时响起一片反对之声。
“不可啊,大王!如今百姓本就生活困苦,若再加重赋税,恐怕会引起民怨沸腾,到时候国内大乱,不用贾长生来攻,我们自己就先垮了!”一位老臣痛心疾首地说道。
百济王陷入了两难的境地,沉默良久后说道:“赋税之事,暂且从缓。先清查粮仓和府库,看看能筹集多少物资。同时,派人去与各地的富商大贾商议,请求他们出资相助,事成之后,许以重利。”
众人点头表示赞同。
接着,一位谋士站了出来:“大王,贾长生的军队之所以能屡战屡胜,想必其军事策略和情报工作做得相当出色。我们也应当加强情报收集,在贾长生的军队中安插眼线,以便及时掌握他们的动向和部署,提前做好应对之策。”
“嗯,此计甚好。此事就交给你去办,务必小心谨慎,不可打草惊蛇。”百济王对那谋士说道。
在讨论完军事防御和物资筹备后,众人又将话题转向了国内的民心稳定。
“大王,如今国内百姓人心惶惶,对贾长生的恐惧如瘟疫般蔓延。我们当务之急是安抚民心,让百姓相信朝廷有能力保护他们。”一位大臣忧心忡忡地说道。
“那依爱卿之见,该如何安抚民心呢?”百济王问道。
“大王可下旨减免受灾地区百姓的赋税,开仓放粮救济贫民,同时派官员前往各地,向百姓宣讲朝廷的防御措施和应对策略,让百姓心中有底。此外,还可以组织一些祭祀活动,祈求神灵保佑百济平安,以稳定民心。”那大臣建议道。
百济王觉得此计可行,便一一应允。
随后,百济王又对各部门的职责进行了明确划分,命令各位大臣各司其职,务必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各项任务。
“诸位爱卿,如今百济危在旦夕,我们已无退路。望各位齐心协力,共度难关。若有懈怠或失职者,定当严惩不贷!”百济王目光扫视着下方的大臣们,语气严厉地说道。
“臣等遵旨,愿为百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众大臣齐声高呼。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百济国内一片忙碌景象。西部、南部和中部的城防工事在士兵和百姓的共同努力下,日夜不停地加固着;使者们带着百济王的书信和厚礼,马不停蹄地前往周边国家;情报人员也悄然潜入贾长生的势力范围,试图探寻敌军的机密;各地的粮仓和府库被清查盘点,物资被源源不断地运往关键地区;官员们奔走于各地,安抚百姓,组织祭祀活动……
然而,贾长生的行动却比百济预想的更为迅速。就在百济国内忙于应对之时,贾长生的军队已经在西部边境集结,一场新的风暴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