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到时候肯定还要您去给恢复小组上上课,让大家搞清楚蜀锦织造的原理,才好编写算法。”
“那没问题,我们随叫随到!”杨德全说道:“要是能够复原出翠池狮子,宜男百花,我们也算是不输祖宗了!”
看完了陈列,杨德全又带大家去参观徒弟们干活,这里分了两个区,现在大家都在刺绣区,织锦区那边摆着两个巨大的木机,这就是著名的大花楼织机了。
从文物残品和典籍记载,仿造出这两台大花楼织机,搞清楚工作原理,也花了杨德全和徒弟们不少的力气。
之所以名叫大花楼,原因就是它比一般的织机多了一个束综提花的装置,这个装置在织机上方三尺位置,成为“花楼”,挽花工坐在上面挽花提综,由他决定织锦的图案。
同时织机下面还有一人,坐在机头的位置穿梭打纬,两人通力合作才能将美丽的锦缎织出来。
织机长度大六米,高有四米,整部织机差不多由两千个部件构成。
最重要的数据是宽度,因为织机的宽度决定着最终成品的宽度。
大花楼织机的宽度有一点四米,几乎是古人手臂伸展打梭的极限宽度。
这是中国古代织造技术的最高成就,法国人贾卡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穿孔纹板,用打孔的纸板和钢针控制提花,相当于把花本按顺序分页,一步用一张纸板,这样大大地节省了人工和培训时间,挽花工的工作变得不再重要,只需要懂得操作,按顺序更换纸板就行。
再到后来,更换纸板的动作被程序化了,提针的上下可以通过电脑进行控制,这就是和现代化的电脑自动提花机的工作原理。
听完杨大师的讲解,周至对于根据古锦纹样复原出古代花本的工作就更加有信心了。
见识了古锦,织机,了解了制作工艺之后,回到接待室里再看艾德莱斯丝绸,就能够发现里边充满了巧妙的“偷懒”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