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老夫人的情况比安小暖预想中要好很多。
才过了两个月,她耳鸣和眼花的症状就已经好了七八成。
于是,安小暖便叮嘱段老夫人,接下来继续保持食疗即可,不需要再针灸了。
而这时,已经是三月。
天气回暖,火锅底料也不用再做了,安小暖终于空闲下来,带着三丫跟刘氏一起回了杏花村。
坐的还是自家的马车。
毛大盛带了新买的人回杏花村后才半个月,刘磊落就赶着马车又来了宝山府。
他怕宝山府这边只有阿大一个男人,家里会被不怀好意的人给盯上。
另外,也怕安小暖要用马车的时候,没有马车可用。
正巧作坊要给潘掌柜送黑珍珠蛋,刘磊落往返杏花村和宝山府多次,就顺便带了个头。
来的时候他带着送货队伍一起来,回去的时候,就让送货队伍自己回去。
他还给安小暖提了个建议。
现在作坊要供的货越来越多,需要用到的新鲜鸡蛋和新鲜鸭蛋也越来越多。
光是在青山县附近的那些村落的鸡蛋鸭蛋,已经不够用了。
所以刘磊落认为,可以把送货队伍利用起来。
每当送货队伍送完一次货,就顺便在当地带一些新鲜的鸡蛋鸭蛋回去。
既然这一来一回的都得赶车,装点东西总比空车回去要好。
反正车上有装蛋的架子,也不怕鸡蛋鸭蛋会坏。
安小暖觉得刘磊落这主意不错,便试验了一下,让刘磊落在宝山府收了一批鸡蛋鸭蛋,给送货队伍带回去。
送货队伍回到杏花村时,清点鸡蛋鸭蛋,发现那些鸡蛋鸭蛋虽然也有破损,但损耗不大,完全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于是,安小暖便决定采纳刘磊落的建议,以后送货队伍将黑珍珠蛋送到地方后,顺便再收购一批新鲜的鸡蛋鸭蛋回去,以免原材料不足,导致黑珍珠蛋供不应求。
而刘磊落呢,得知自己的建议被采纳,就跟打了鸡血似的。
他认为每次都跑去街上买鸡蛋鸭蛋不太划算,便开始走访宝山府附近的村落,跟村民们签协议。
当然了。
刚开始嘛,签得也不多。
潘掌柜这边一个月需要两千个黑珍珠蛋,他就签了两千个新鲜的鸡蛋鸭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