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GOAT谈论退役,令人感到奇怪。他上个赛季刚刚蝉联一阵,并获得职业生涯的第四个得分王,看起来丝毫没有退化的迹象。现在他居然在谈论35岁退役?
虽然他还不满31岁,但如果他真的决定在35岁退役,那一天似乎可以预见。然而,他真的会这么做吗?这是个玩笑,还是退役的预告?
记者继续问道:“你认为从西雅图到洛杉矶,最大的改变是什么?”
“从一支拥有100%支持率的球队来到一支支持率只有15%的球队,肯定是有些挑战的。”于飞说,“但我能够克服。”
于飞到来之前,只有6%的洛杉矶人认可快船是洛杉矶的球队。大多数洛杉矶人都把他们当作赖着不走的“钉子户”。而这6%的支持率还是在格里芬加入球队之后才有的。在格里芬之前,快船队的比赛对洛杉矶人来说意味着什么呢?除了那些少见的快船铁粉,大多数人只把快船视为一个以低价观看其他NBA球队比赛的渠道。
于飞的到来为快船队带来了9%的支持率增长。
《洛杉矶时报》称:“这堪称21世纪的韦恩·格雷茨基转会⑴!”
⑴ 1988年,冰球GOAT韦恩·格雷茨基被交易到洛杉矶国王队。
讽刺地是,洛杉矶国王队随即向《洛杉矶时报》提出抗议,认为他们当年的处境远比现在的快船要好得多。
这更凸显出于飞的转会对外界的震撼。
从6%到15%的支持率提升虽然令人瞩目,但对GOAT来说,这还远远不够。于飞从未为一支本地支持率仅有15%的球队效力过。
“布雷克·格里芬是一个天赋异禀的年轻明星,你认为他和布兰登·罗伊相比,谁更适合你的打法?”
“你知道的,布雷克是一位伟大的运动员,他的扣篮简直令人难以置信,和他一起打球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于飞笑了笑,“至于布兰登,我祝他未来一切顺利。”
“那么扬尼斯呢?你对他了解多少?他的英语听起来还不太流利,你打算如何带领他前进?”
然而,于飞并没有正面回答记者的最后一个问题。
“我不需要带领他前进。”
“为什么?”
“他不需要。”
这不是场面话。
这就是于飞的看法,对阿德托昆博,他以激励为主,这个曾经一无所有的人知道怎么在美国这个社达主义风潮盛行的国家抢肉吃。
快船队老板鲍尔默也出现在现场。他看起来就像个误入训练营的球迷,和每个人都笑呵呵地打招呼。
当记者问及他在这个夏天为球队做了些什么时,他自豪地回答:“把弗莱带到了洛杉矶。”
记者们无话可说。
的确,能够做到这一点,已经比全联盟的大多数总经理要强了。
接着,鲍尔默谈到了他的其他举措,主要就是花钱。
买下快船队后,他对三件事特别不满意。
首先是快船队的训练基地,条件简陋得令人难以忍受。勉强说得好听点儿,或许还能称之为80年代的复古美感;但说难听点儿,这座老旧的训练馆早该拆除了。
不过,美国的大基建时代早已结束,短期内想要建造一座全新的训练中心不仅耗资巨大,还需要等待很长时间。因此,鲍尔默只能暂时将就,先着手解决另外两件事。
其中之一是快船队与当地电视台的转播合同,这份合同将在2014年夏天到期,对鲍尔默来说是个好机会。快船队每年从这份合同中获得2000万美元的收入,而新赛季有了GOAT的加入,如果球队表现出色,甚至重返季后赛取得好成绩,球队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将会大幅提升。鲍尔默自信可以谈下一份与湖人队相媲美的大合同,届时,他在今年夏天的投资也就能回本了。
最后一件事是球馆问题。快船和湖人共用斯台普斯中心,但每次与湖人比赛时,主场氛围都像个坟场。这种情况必须改善。湖人队在斯台普斯中心悬挂了三面总冠军旗帜,这种深入人心的归属感和荣誉感很难撼动,所以快船队最好的选择就是找到一个新的球馆。
但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球队取得优异的成绩。如果于飞能带领球队取得好成绩,鲍尔默自然会加快新球馆的计划;如果连GOAT也无法改变球队的处境,那就得从长计议了。毕竟斯台普斯中心已经是洛杉矶的地标建筑,从流量角度来看,它无可挑剔。
所以,当记者问到鲍尔默对新赛季的成绩预期时,他回答道:“50%的胜率,重返季后赛,并尽量走得更远。”
“我的意思是,我们要努力走得更远。我不奢求总冠军,我知道时机还未到,但我们有弗莱,所以一切皆有可能。”鲍尔默说,“他曾在2007-08赛季带领上赛季联盟垫底的超音速夺得总冠军,难道不能扭转快船队三十年来的耻辱吗?如果上帝真的要选一个人来结束这段历史,那肯定是弗莱——他是被选中的人!”
拍摄全家福时,鲍尔默提议让于飞站在最中间。
于飞回应道:“不,这个位置还得您来,毕竟我还没为球队做出什么贡献。”
“我也没什么贡献。”鲍尔默谦让道。
“不,您的贡献比任何人都大。”于飞说,“弗莱为您而来。”
现场随即爆发出欢声笑语,GOAT和鲍尔默之间的良好关系引起了媒体的关注。
现场有许多记者曾参与过2007年冬天的超音速媒体日,也有些人多年连续参加,但他们从未见过GOAT和克莱·本内特如此亲切地互动。
传闻鲍尔默以史无前例的放权换取GOAT加盟,这个内幕可能是真的。否则,GOAT怎会如此推崇这位新老板?
鲍尔默得到了面子和里子,顺理成章地站在C位,面带微笑,在摄影师的指挥下,众人摆好姿势,然后,“咔”地一声,照片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