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五四章 兴兵

代晋 大苹果 1843 字 24天前

烈日炎炎的淮阴北城大校场上,数干新兵正在挥汗如雨的训练。

李徽站在检阅台上,眯着眼看着这些东府军新兵生龙活虎的训练的情形,面露欣慰之色。

这些新兵虽然一个个面容黝黑,但是他们年轻的面容上的自信和阳刚之气洋溢。这一批新兵都是徐州新一代的青年,他们的成长环境正是徐州高速发展的十多年的时间段。

李徽来到徐州的时候,这一批新兵都是八九岁的孩童。他们的童年是艰难的,但是随后十余年的巨大变化,徐州整体状况的好转让他们受益。

从物质层面而言,他们生长发育的阶段正是徐州解决了温饱,且生活逐渐富足的阶段。所以这一批青年的身体素质比之同期的其他人更加强悍。荀康做过统计,徐州青年一代的身高体重都有大幅度的增长。营养什么的不说,光是能在生长发育期能够吃饱饭,不挨饿,便已经让他们强于上一代人了。

从精神层面而言,这一批青年人对徐州的认同感极高。换句话说,在徐州自力更生军政自专的情形下,对于大晋的认同远远不及对徐州本身的认同。这种认同感源自于生长环境的改变,当然也是教育引导的结果。

无论是出于怎样的原因,这一批青年人的自信心更强,对徐州的归属感更强,心态上也更积极。在普遍接受了一定的基本教育之后,也更明理开朗,精神面貌上更加的昂扬。

不能说这完全是李徽刻意为之的结果,有些事固然有引导和提倡的作用,但更多的是成长环境的潜移默化,以及徐州快速发展带来的结果。可以说,徐州的青年一代和其他地方的青年一代已经有了很大的差别。而这些改变也是李徽乐于看到的。

数日前,送走燕国使者高湖之后,李徽和众人商议了此事。意见并不统一,有的人认为,这是燕国试探性的讹诈行为,燕国应该不至于敢于发动对徐州的进攻。所以,这件事还应该慎重解决,最好能够派人去燕国解释清楚,维持现状对徐州有利。

另外一种意见是,慕容垂敢于派高湖前来提出如此苛刻的条件,这便是已经准备同徐州交恶。以目前的局势来看,燕国这两年局面稳定,实力恢复。在北方已经堪称是势力最强的一方。其余各方势力随着互相消耗以及姚苌苻登等人的去世已然逐渐衰落。

慕容垂的心态定然也发生了变化,不满足于身边有徐州这个强大的势力存在。他的目标是一统北方,而最大的威胁便是卧榻之旁的徐州。只有将徐州削弱或者解决,他才可以心无旁骛的发起一统北方的进程。

在取得了大晋朝廷的地位认可和协议交好之时,在大晋内部分裂和纷争之时,慕容垂想要对徐州动手,从动机和时机上都是恰当的。既不用担心大晋的北伐,又不必担心其他北方势力的袭扰。嗅到了朝廷孤立李徽的意图,慕容垂极有可能铤而走险。

双方各有各的道理,互相说服不了谁。李徽的意见当然至关重要,他必须下这个决定。

李徽的意见倾向于第二种。他向众人分享了自己的一些分析。

这些年,自己和慕容垂固然相安无事,但那是因为各自所处的局面使然。徐州需要争取时间发展壮大,而慕容垂需要稳定关东之地,在北方强敌环伺的情形下站稳脚跟。双方有战略上合作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