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他们第一次走进维吾尔族同胞的家,一切都感觉很新鲜,特别是小刘娜,一切都是那么陌生,又是那么好奇。
这家的庭院是一个四合院,很小,但很精致,装饰得也很漂亮。
在主人的要求下,几人都脱下鞋子,踩在门口的地毯上,走进了房子。
里面的奢华布置,令人感到惊讶,每个房间的顶部都显得很精致,家具充满了异国情调,不难看出,这个家庭非常富有。
接下来,马车夫将虎永刚几人带到了旅游区内的吐达洪巴依大院,这是商人吐达洪于民国十八年(1929年)从前苏联(现在的吉尔吉斯斯坦)回国后,在伊宁市的居所。
因其富有,当地人尊称其为“巴依”。
据介绍,这个吐达洪巴依是民国中期伊宁的四大巴依之一,以西域商贾领袖和文化使者的形象享誉一方。
吐达洪巴依出生于俄国,苏联十月革命后,为逃避镇压,带着全家辗转到伊宁市。
1931年,开始建造这个大院。可惜的是,大院建成后,他只住了三年,就被军阀盛世才杀害了。
吐达洪巴依一生经商,将中国的茶叶、丝绸、土特产带到西方,再将建筑、工业、文化的西方先进理念及科技成果带回中国,在伊宁创办了首座机械化面粉厂、首家电灯公司,形成伊宁近代现代化工业发展的雏形。
听说现在这个大院,是由南京帮助修复的,虎永刚几人顿时就有了满满的自豪感。
走进院内就发现,这大院确实很大,占地约2000平方米。
大院里有两排屋子,外墙也都刷了蓝色油漆,院内种满了花花草草自不必说,屋内青砖照壁、筒式壁炉、水晶吊灯、民族地毯等极尽奢华,还有留声机、电话等当时较先进的生活用品。
他们的运气真是不错,正巧赶上了大院内上午的维吾尔民族歌舞表演,享受了一场视听盛宴。
虎永刚几人在喀赞其旅游区的最后一站,是参观了“陕西回族大寺”。
一开始,几人都很好奇,这座寺庙建在伊宁,为何要冠以“陕西”之名呢?
到了那里,看到介绍才知道,这座寺庙�6�8之所以叫陕西,是因为其创建者为陕西驻哈密的回民军,其建筑造型与布局也是仿照了陕西西安化觉巷清真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修建。
陕西回族大寺始建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是伊犁最早落成的清真寺之一,同时也是清代伊犁九城中最大的伊斯兰教清真寺。
这座回族大寺,在历史上曾被冠以多个名称,最初叫做宁固寺。
据说清朝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清政府在固尔扎筑城竣工,乾隆帝赐城名“宁远”,寓意“远方安宁”,所以该寺取名宁固寺,也是取“安宁永固”之意。
还有一种说法,是因为最初修建该寺的回族穆斯林信众,大多来自宁夏固原地区,所以在寺院落成后称为“宁固寺”。
回族大寺建成之后,又在其西面和西北两侧相继修建了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塔塔尔族做礼拜的寺院。
从高处俯瞰,这几座寺院构成了一只凤凰图形,回族大寺是其头部,因此被称为“凤凰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