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芒市不忙 古镇不古

房车环游记 画虎成猫 1178 字 1个月前

虎永刚弱弱地说道:“虽然地域不同、文化不同,工艺也不一样,但它们都是第一批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这时,电视里宣传片,出现了一段动画,一个浑厚的男中音解说道:

傣族人自古喜爱用陶,制陶在傣语中称为“板磨”,俗称“土锅”。明初钱祖训所着《百夷传》有记载:“民间器皿瓶、盆之类,唯陶治之。”

比这更早的记载,是在傣族创世史诗《巴塔麻嘎捧尚罗》的第十章“人类大兴旺”的第九节“制造瓷器陶器”。

诗中,神对桑木底说道:“人每天吃饭,人每天喝水,没有碗和锅,用什么来装?

叶片太软了,树皮太脆了,装不了汤水,快用土做碗。

水边有黑土,水边有黄土,黄土和黑土,是大地的污垢,人哪去取来,用它捏‘万’(傣语:碗),用它捏‘莫’(傣语:锅)。用它捏‘盎’(傣语:土盆)。”

经过神的指点,桑木底让众人取来泥土,捏制土碗、土锅和土盆,形状有圆的、方的和筒状的,但这些刚做好的陶制品却无法使用,因为它“被水吃啦,随水跑啦,端着也重”。

于是,神再次指点众人:“如今土做碗,也得晒干后,再用火烧它,使土变硬,使碗变硬,装水水不吃,人用也好用,这叫作‘贡万’(傣语:烧碗),这叫作‘贡莫’(傣语:烧锅)。”

于是,从那时候起,傣族人就学会了捏碗,学会了烧锅,并一代教一代,一直流传至今。

看完了宣传片,虎永刚问宁静:“这算是有点历史的味道了吧?”

宁静不以为然地说:“还行吧。”

两人走到制陶体验区,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无论是老板娘、店员,还是来体验的顾客,都是清一色的女人。

也有和虎永刚一样进来看的男人,但都只能看,想要动手制陶却不行。

老板娘解释说,傣族的制陶工艺,自古以来都是由妇女世代相承的。

从前,一般都是婆传媳或母传女的家庭传承方式为主。整个过程,从选土、挖土、制作陶坯、烧制陶器直到最后出售,全部由女人来完成。

整个陶场上不能有一个男人,烧窑时更不能让男人看见。据说只要男人看到后,陶制品就会炸裂,导致前功尽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