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新一代装备列装!!!

其次,81式步枪的人机工程学设计相对于AK47有所提升。

例如,它具备更好的重量配平以及更适宜手部握持的把手设计,使得在长时间丛林巡逻和高强度作战中,射手不至于由于疲劳影响操作的准确性。

再者,81式步枪优化了气动系统与射击缓冲机制,这意味着在连续射击时能提供更稳定的射击平台。

81式突击步枪的设计初衷是为了在激烈的战场环境中提供强大的火力支持,这一点在实战中得到了充分的验证。

射速高达每分钟600发的特性,使得夏军士兵在遭遇敌军时能够迅速压制对方的火力。

为战场上的机动和攻坚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在林中远距离交战或对付穿插进攻的时候,能维持平稳的射击功效以获取火力上的优势,对战斗结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并且,81式步枪配备更为灵活的附件系统。

在丛林等多变环境中,根据需要装备不同的附件如夜视器、光学瞄准镜等。

可以大幅度提高部队的适应能力与作战效能。

而AK47由于其设计年代较早,未在早期版本中充分考虑这方面的需求。

此外,81式步枪在材料选择和制造工艺上也有所提升。

虽然AK47的可靠性确实很高,但81式采用了新型合金材料和更精细的表面处理工艺,在抗腐蚀性和耐环境适应性方面表现更优。

81式步枪正式装备部队后,就因为性能好、可靠性强,在前线各部队里广受好评。

尤其是射击精度提高了很多,这在实战里表现得特别明显。

瞄准精度有了突破,81式步枪在战场上打中目标的几率就高了,单个士兵和战斗小组的作战效率也就跟着提高了。

81式步枪有个更重要的优点,就是维护和保养起来比较简单,这对让武器长时间保持高性能可太关键了。

它的结构设计是考虑到了在现场能快速拆解和组装的。

哪怕是在战场上,士兵们也能简单清理和维护它,保证武器一直处在最佳状态。

这种设计理念让部队在持续作战的时候稳定性和可靠性大大提高了。

因此,81式步枪很快赢得了“丛林之王”的美称。

两山地区地理独特,怪石嶙峋,地势险要的喀斯特地貌与四季常青的亚热带植被交织在一起。

这样的环境条件,使得大规模的重武器作战变得难以施展,轻武器主导的伏击战、狙击战和小规模阵地战成为双方的主要作战方式。

在两山战役中,夏军各大大军区的部队进行了轮番上阵,使得这场战役有了“两山轮战“的称号。

这种做法有几个好处:首先,可以让更多的部队获得实战经验。

其次,也能让前线部队得到休整的机会。

再者,不同军区的部队可能会有不同的作战风格,这种变化也能让敌军摸不着头脑。

就这样,夏军采取了这种“打工轮换制“,让敌军疲于应付。

而且,每支轮换上来的部队都憋着一股劲,想要表现得比前一支部队更好。

这种良性竞争,无形中提高了夏军的战斗力。

不仅成功夺回了两山地区,而且让参与轮战的战士都得到了实战的锻炼,还对夏国的国防事业有着深远的意义。

同时,夏军在论战中累计毙伤了三万余名敌军,使他们付出了比己方多出7倍的代价。

为什么夏军能在这场战斗中创造如此辉煌的战绩,而敌军却遭受了如此惨重的伤亡呢?

原因在于前指刘之野等人的战术得当,战士们的英勇杀敌,以及几款新型作战武器在战场使用。

在两山地区,面对敌军的死缠烂打,刘之野决定给他们点颜色瞧瞧。

但是要在这种复杂地形下打败越军,光靠战士们的勇气可不行,还得有过硬的装备才行。

正好,军工厂里刚刚研制出了一批新式轻武器送到了前线。

刘之野一拍脑袋,干脆把这些新武器全部拿到实战中检验检验。

因为高山和丛林的环境使得伏击战、狙击战和小规模阵地战成为主要的作战方式,而轻武器在这种环境下成为了战场的主角。

所以在两山轮战中,夏军投入的新武器大多数是轻武器。

这几款投入两山战役中的新型作战武器分别是79式狙击步枪、79式冲锋枪、81式自动步枪、81式班用机枪…

首先说说79式冲锋枪,这枪是专门为丛林近战研制的。

最初名字就叫“丛林冲锋枪”,理论射速高达1000发/分,远远超过56冲的600发/分。

丛林近战中还是有优势的,虽然有20.30发两种弹匣,但大量配发的恰恰是20发弹匣,极高射速配上区区20发的弹匣。

这就非常非常搞笑了,不过在有经验的老兵手上,抢那么一秒钟的压制时间就够了。

毕竟丛林战是“要么不见面,一见面对面”。

而79式狙击步枪,是夏军历史上的首款狙击步枪。

夏国自成立至自卫反击战以来,一直依靠战士们的射击技巧进行狙击作战。

然而,对“白眼狼”自卫反击战的爆发带来了契机。

夏军缴获敌军的德拉贡诺夫SVD狙击步枪,以此为模板,于去年正式定型出79式狙击步枪。

这款狙击步枪配备了4倍光学瞄准镜,枪身可装卸多功能刺刀,用于白刃战。

更厉害的是,有位神枪手用这把枪创下了1300米外击毙敌人的记录。

要知道,1300米可是将近8个足球场的距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