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公平、公正、公开

“那如果我以拉美文学举例呢?拉美地区没有入侵过其他国家吧?”查剑英试图找一个例子来反驳林朝阳的观点。

“你第一次听到‘拉美文学爆炸’或者‘魔幻现实主义’是什么时候的事?”

查剑英面露回忆之色,“大概是82年,马尔克斯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所以,拉美文学在世界上的广泛传播,本质上依旧是在西方媒体话语权下的一场文化输出。

如果没有诺贝尔文学奖的认可,没有各国推崇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媒体和精英人群的拥趸,也就不存在拉美文学近些年来的广泛传播。”

林朝阳的话让查剑英露出沉思之色,她一个留美人士,本能的不愿意相信林朝阳这套说词,但仔细想来林朝阳的说法好像也有一点道理。

“但不管是交流也好,输出也罢,总体而言是有好处的。”

“当然。”林朝阳面色轻松,“只要不是单方面的输出,就是有益的。”

查剑英听出了他话中的未尽之意,问:“可你也不能否认,不管是法国文学、英国文学还是苏联文学都有其独特之处,对吧?”

“别的国家的文学作品就没有独特之处了吗?《摩柯婆罗多》并不比《神曲》逊色,《红楼梦》也不比《悲惨世界》差。”

“《红楼梦》讲述的是中国古代封建王侯的故事,你怎么能指望其他国家的读者理解呢?”

“所以,我们为什么能理解雨果笔下的冉·阿让,为什么能理解简·奥斯汀笔下的伊丽莎白呢?”

林朝阳的反问让查剑英无话可说,过了片刻,她苦笑着说道:“我以前真不知道,你对西方文化这么抵触。”

“这个帽子扣的太大了。老祖宗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任何文化和文明都有它的优缺点,这世界上从来不存在什么完美无缺的文化或者制度。

你刚才不是问我觉得这里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

听着林朝阳的话,查剑英顾不得纠结刚才两人的辩论,探询道:“有什么不一样的?”

“这里的许多人,对于西方文化的追求和向往已经到了盲目的程度。”林朝阳言辞犀利的说道。

查剑英不由得皱眉,“现如今欧美发达国家不管是经济、政治、文化还是军事确实都要领先于全球大多数国家,大家对于美好精神和物质生活的追求也不能算是盲目吧?”

“那你不妨做个调研,问问他们是觉得牛仔裤更好看,还是觉得中山装更好看。”

林朝阳的提议让查剑英陷入了沉默,以咖啡馆内这些年轻人表现出的审美,他们的选择不言自明。

“聊的有点偏了,咱们还是聊聊文学上的事吧。”

林朝阳见查剑英有点钻牛角尖的意思,主动转移了话题,查剑英有心想和林朝阳争论,可想到这毕竟是采访,还是控制了心里的辩论欲。

“说到奖项,我听健功说,你最近在跟文协联合搞一个文学评奖,能聊聊吗?”

“当然。这个奖项最早是香江的庄重文先生提议的……”

林朝阳简单介绍了庄重文文学奖的来历和概况,查剑英感叹道:“单项奖金10万元,对于当前中国文学界的诸多创作者来说,这是一笔天文数字!”

“是啊。我们希望评选出当前最优秀的作品,给予最优厚的奖励,以此来鼓励那些认真的创作者们。

相比电影、电视这些艺术形式的传播手段,文学终究还是不够大众。

在有能力的情况下,我们这些从业者还是应该尽可能的扩大文学的影响力。”

跟林朝阳聊了半天,查剑英总算找到一点可以上价值的谈话内容了。

“庄重文文学奖的物质奖励比茅盾文学奖还要丰厚的多,你觉得它的影响力有可能超越茅盾文学奖吗?”

“既然要办评奖,当然要办最好的。能不能超越茅盾文学奖的影响力不是由我来决定的,我们能做的只有追求卓越。

刚才我们谈到国际上的文学评奖,如果有可能的话,我甚至希望这个评奖可以走向国际,但显然就目前的条件而言这是不切实际的。”

今天的采访持续了近两个小时,查剑英觉得林朝阳不算是一个好的受访者,经常会将自己的想法凌驾于采访者之上。

这一点,她在看《巴黎评论》上的访谈时就感觉到了。

而且她能在林朝阳的言谈中感受到一股对西方文化的戒备,这样的戒备放在国内现在的大环境下显得多少有些不合时宜。

好在最后采访完成的还比较顺利,以她的专业角度来看,虽然不及《巴黎评论》的访谈精彩,但还是有不少可圈可点的地方的。

结束了采访之后,查剑英说:“稿子我整理之后最快也要半个月才能见报,等发表之后我给你寄一份。”

“好,谢谢了。”

查剑英又将那本《巴黎评论》送给了林朝阳,林朝阳则付了咖啡钱,当作回报。

两人刚走出咖啡馆,突然有一群学生围了上来,林朝阳本以为可能是热心读者,可他看着领头的几个脸色不太对。

不像是来看热闹的,反倒是像来找茬的。

“你好,请问是林朝阳同志吧?”

“是我。诸位有事?”

“朝阳同志你好,我是燕浪诗社的社长林东维,这几位是我们的社员,这两位是晨曦诗社的成员。我们都是燕大的学生。”

领头那人自我介绍完之后,又将身边的同学介绍了一番,然后又说道:

“这两天我们学校团委的同志正在组织一个叫庄重文文学奖的评奖活动,指定了五四文学社作为活动的专门举办社团。

我听说您是奖项的推动者,我们想跟您提个建议。”

林朝阳点了点头,态度温和,“请讲。”

“我看过文协方面发来的函件,这个奖项的本意是为了团结在校大学生,以我们大学生的力量遴选出当代文坛最有代表性和最优秀的文学作品。

但我认为,奖项主办方仅仅招揽五四文学社这样的文学社团是不够的。

我们燕大的文学爱好者不止在五四文学社,像燕浪诗社、晨曦诗社,还有许多并不热衷于参加社团活动的同学,他们同样是评奖的有力组成部分……”

林东维一番长篇大论,听起来有理有据,最终诉求是希望庄重文文学奖在燕大内的评奖活动应该纳入更多的学生(包括燕浪诗社、晨曦诗社)。

在他说话的时候,林朝阳脸色平静,眼神观察着跟在林东维身后的那些学生的状态,他们对林东维的发言似乎深表认可。

好不容易等林东维发表完了他的看法后,林朝阳正打算说话,不远处有几个人跑了过来。

边跑还边喊着:“林东维,你们干什么?”

说话之间,几人跑到眼前来,口中喘着粗气,眼神锐利的盯着以林东维为首的一群人。

“林东维,你们想干什么?”

后跑来的为首之人戴着眼镜,看厚度快跟啤酒瓶的瓶底差不多了,看起来文质彬彬,但此时脸上的表情却有些气急败坏。

“不干什么,我们只是想找朝阳同志聊聊关于庄重文文学奖的评奖规则。”林东维理直气壮的说道。

“评奖程序和组织原则是文协定的,选定五四文学社也是文协方面和校团委确认的,你还有什么可聊的。”

“怎么就不能聊了?文协和团委定的就是圣旨吗?我们就得听着?”

林东维很不服气的质问着眼镜男,然后又对林朝阳问道:“朝阳同志,评奖难道不应该公平、公正、公开吗?我们这些文学爱好者想寻求参与评奖有什么不对?”

眼镜男生怕林朝阳被林东维给影响,急忙说道:“朝阳同志,你别听他的。评奖活动的组织都已经顺利落实了……”

这个时候,林朝阳摆了摆手,制止了眼镜男。

“这么多人看着,咱们找个安静的地方说吧。”

“去三角地!”

林东维的提议立刻引来了在场众学生们的认可,三角地那可是燕大历来辩难的地方,正符合现在的情况。

一众人乌泱泱的走着,林朝阳和查剑英被裹挟其中,无可奈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