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〇八章 乱臣贼子请离开

在北唐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个名字如阴霾般笼罩着一段动荡的岁月,那便是秦顺昌。他的故事,宛如一场血腥而又权谋交织的噩梦,深刻地镌刻在北唐的史书之上,成为后人不断警醒与反思的篇章。

秦顺昌出生于北唐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自幼便饱读诗书,聪慧过人。然而,家族的式微使他心中种下了一颗不甘平凡且对权力极度渴望的种子。在他年少时,北唐的宫廷斗争已趋白热化,各方势力明争暗斗,朝廷上下乌烟瘴气。

凭借着自己的才学与狡黠,秦顺昌成功混入官场。起初,他伪装成一副清正廉洁、忠君爱国的模样,在一些小官职上兢兢业业,博得了不少同僚的赞誉和上司的赏识。他善于言辞,能将空洞的道理说得天花乱坠,常以忠君爱国之词蛊惑人心,暗地里却在精心编织着自己的权力之网。

随着时间的推移,秦顺昌的野心逐渐膨胀。当时的北唐皇帝唐睿宗体弱多病,对朝政的掌控力日益减弱,朝廷形成了以丞相李崇矩为首的权臣集团和以太子李重照为首的东宫势力相互对峙的局面。秦顺昌敏锐地察觉到这是他崛起的绝佳机会,于是开始在两派之间巧妙周旋。

他先是投靠李崇矩,利用自己的智谋为其出谋划策,协助丞相铲除了一些东宫的党羽,赢得了丞相的信任。然而,在暗中,他又与东宫的李重照秘密往来,将丞相的一些机密计划透露给太子,以换取太子的庇护与赏赐。就这样,秦顺昌在两大势力的夹缝中不仅安然无恙,反而积累了巨额的财富和广泛的人脉。

唐睿宗驾崩后,太子李重照继位,是为唐殇帝。秦顺昌以为自己的机会终于来临,凭借着以往与太子的交情,他本以为可以平步青云,成为朝堂之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但唐殇帝并非昏庸之辈,他深知秦顺昌的为人狡诈多变,对其心存疑虑,并未给予他期望中的高位。

这一挫折令秦顺昌心中充满了怨恨与不甘,他决定不再等待机会的恩赐,而是要主动创造属于自己的 “辉煌”。于是,他开始在暗中勾结一些对朝廷心怀不满的武将和地方豪强,秘密谋划一场惊天动地的政变。

在秦顺昌的蛊惑下,一批被权力欲望蒙蔽双眼的将领和地方势力纷纷响应。他们歃血为盟,约定在一个月黑风高之夜起兵动乱,目标直指皇宫,企图推翻唐殇帝的统治,建立以秦顺昌为首的新政权。

终于,那个血腥的夜晚来临了。叛军如潮水般涌向皇宫,皇宫守卫虽奋力抵抗,但在叛军的突然袭击下,防线逐渐崩溃。秦顺昌亲自率领一队叛军冲入皇宫,一路上烧杀抢掠,所到之处尸横遍野,惨不忍睹。

唐殇帝闻变,在御林军的护卫下试图逃离皇宫。然而,秦顺昌早已在皇宫各处设下重重埋伏,唐殇帝一行在逃亡途中遭遇叛军的截击,御林军拼死抵抗,但终因寡不敌众,全军覆没。唐殇帝被秦顺昌生擒,面对这个曾经对自己寄予厚望的臣子,唐殇帝怒目圆睁,大骂秦顺昌为乱臣贼子。秦顺昌却面无表情,冷冷地命人将唐殇帝囚禁于冷宫之中。

政变成功后,秦顺昌自封为摄政王,掌控了北唐的军政大权。他开始对朝廷进行大清洗,凡是与唐殇帝亲近或者对他的篡位行为表示不满的官员,皆被以各种罪名处死或流放。朝堂之上,人人自危,敢怒而不敢言。

秦顺昌的暴行并未就此停止。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他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增加赋税,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许多地方爆发了农民起义,但都被秦顺昌残酷镇压下去。他还任用亲信,排斥异己,使得北唐的政治腐败到了极点,国家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

在对外方面,秦顺昌也采取了一系列错误的政策。他盲目地发动战争,妄图扩张北唐的领土,结果却导致北唐军队在战场上屡战屡败,国力消耗殆尽。周边的国家见状,纷纷趁机入侵北唐边境,抢夺土地和财物,北唐的边疆地区陷入了战火纷飞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