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晚注定是个难熬的夜。窗外的月光渐渐被乌云遮住,屋内烛火摇曳,在墙上投下不安的影子。李氏只觉得腹中如同刀绞,每一次阵痛都让她觉得自己快要支撑不住了。

"相公......"她无力地呼唤着,眼泪顺着脸颊流下。三年前她嫁到王家,一直盼着能给夫家添个孩子。可真到了这一刻,她却怕得要命。这些日子她没少听街坊妇人说起难产的事,有的大人没了,有的孩子保不住,甚至有的是一尸两命。

王母看出儿媳妇的害怕,连忙安慰道:"傻孩子,别怕。你看你身子骨多好,这一胎一直都很稳当。再说有张婆婆在,她接生的经验可比谁都足。"

"是啊,"张婆婆一边准备接生的用具,一边说道,"我接生三十年,遇到的情况多了去了。你这胎位正着呢,肯定能顺利生下来。"

李氏勉强点点头,却还是忍不住担心:"可是,可是我听说隔壁李家的媳妇......"

"别听她们瞎说!"王母打断她的话,"等会儿用力的时候,想想你肚子里的孩子。"

屋外传来王明焦急的脚步声。他虽然不能进来,却一步都不肯离开。李氏听着这熟悉的脚步声,心里涌起一股暖流。是啊,她不能倒下,她还要看着他们的孩子长大呢。

张婆婆见她情绪稳定了些,趁机说道:"待会儿我说使劲的时候你就使劲,我说停的时候你就停,千万别着急。生孩子最怕的就是慌乱,你要记住,一切都听我的。"

张婆婆继续说道,"生产时最重要的就是产妇的心态。你要相信自己,也要相信我。这个孩子一定会平安生下来。"

李氏用力点头,攥紧了王母的手。又一阵剧痛袭来,她咬紧牙关,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王母连忙用帕子给她擦汗,心疼得直掉泪。

她本就体弱,这一折腾更是汗如雨下。王母心疼地给她擦汗,一边轻声安慰:"好孩子,再坚持一会儿......"

张婆婆仔细查看了李氏的情况,又探了探脉象。这些年她见过太多生产,早就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胎位是正的,这是个好兆头,只是产妇的气色不太好。

"大明媳妇,你且听我说。"张婆婆坐到床边,声音温和却不失威严,"待会儿我教你使劲,你要听我的,千万不能乱来。生孩子就像赶路,该走的路一步都不能少,但也不能着急。你明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