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怎么了?李小姐的脸色这么难看,难道是少爷写的诗很菜嘛?”
小丫鬟秀儿不愧是古代嘴替,她直接将所有人的想法给问了出来。
“不是不好,而是太好了,算了你们自己看吧。”
听到秀儿的话,李想容立刻反驳,夸了一句后,她将纸张小心翼翼的交给秀儿。
秀儿也十分懂事,两手将纸张摊开面向众人。
起初,听完李想容的话,众人还是一脸狐疑,
但在第一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映入眼帘时,不少人的表情变得凝重起来。
当整首诗彻底呈现在众人面前时,人群中响起了一阵细碎的议论声。
“这……这是少爷写的吗?”
“真是让人难以置信!”
杨夫人更是惊讶得掩住了嘴巴,她从未想过自己的儿子竟能写出如此意境深远的诗句。
而杨二河则是一脸的不可置信,他原本打算等着给儿子解围,却没想到会有这样的转折。
正当人群中的声音渐渐嘈杂时,一个苍老的声音打破了沉默:
“好诗!此诗不仅意境高远,而且寓意深刻,乃是上乘之作。”
说话的是杨家的老管家张茂,他一生博览群书,对诗词歌赋颇有研究。
他的赞赏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到意外,也更加肯定了杨天这首诗的价值。
杨天微笑着向众人挥了挥手:“感谢大家的认可,其实这首诗是我随便写的,未曾想到能获得如此多的好评。”
这时,一位年轻的女仆忍不住开口问道:“少爷,您是怎么想到这首诗的呢?”
杨天根本没有丝毫犹豫,他又无形的装了一波:“这不是很简单?有手就行。”
众人被杨天的话给惊呆了,但是也无法反驳。
“哈哈哈,好诗,真的是好诗,好小子,不愧是我杨二河的种,这文采,快比得上你爹了。”
一个中气十足的声音响起,正是家主杨二河,他看向杨天的眼神充满了骄傲。
“我儿果然好文采,这首诗,必定传遍大江南北。”
杨天的母亲也是大户人家出身,熟读四书五经,自然明白杨天这首诗的含金量。
不过下人们没有继续留在这里,而是纷纷离去做自己的事,
因为马上就到饭点了,为了好好招待李想容,整个杨家都忙活起来。
最终在杨二河的安排下,厨房整整做了一大桌子菜,
看到这么多菜,还花里胡哨的,看起来就价值不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