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集 旗袍与教案

"返聘合同我签了。"我的声音像粉笔划过黑板,带着一丝沙哑,"但今早教务处送来的课程表……"我哽住了,喉咙像是被什么堵住。新课改要求用AI系统批改作文,而我的红钢笔还别在胸口,仿佛它是我最后的尊严。

陈淑芬从多宝格里取出个漆器盒,里面躺着一支裂璺的狼毫笔:"这是我父亲临终前用的笔,他做了四十年账房,却始终学不会用算盘。"窗外的广场舞音乐恰好切到《青花瓷》,她轻声说道,"您听,周杰伦唱的不也是毛笔与青石板的故事?"

---

场景三:蚕茧与电子屏

第四次治疗时,我穿了件墨绿旗袍,这是三十年来第一次没戴校徽。陈淑芬正教几位广场舞阿姨用蚕茧做手工书签,蚕丝在暮色中泛着珍珠般的光泽。

"试试看?"陈淑芬把镊子塞进我手里,"蚕宝宝吐丝时可不知道自己会变成旗袍还是手术缝合线。"

我的手突然颤抖起来。上个月公开课,我在黑板写字时,电子屏突然跳出弹幕,学生笑我"老古董该退休了"。那一刻,我仿佛被推到了时代的边缘,成了被淘汰的旧物。此刻,蚕茧在温水中舒展,我忽然想起第一次教学生解剖蚕蛹时,有个女孩哭着把蚕丝缠成指环。她说:"老师,蚕丝好美,我不想让它死。"

"市教育局想让我培训AI助教。"我扯断一根蚕丝,声音有些哽咽,"可那些机器生成的评语……"我的红钢笔在纸上洇出个墨点,像未完成的句号。

陈淑芬打开投影仪,教堂彩窗的图案被投射在蚕茧书签上:"上周张神父用全息投影做弥撒,老教友们照样往虚拟圣水池点手指。"她将染成靛蓝的蚕丝绕上我的钢笔,"您看,新酒也能装在旧瓶里。"

---

场景四:黑板与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