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苦笑了一下:“还是老样子。我试过控制自己,但每次都以失败告终。我觉得自己像个废物。”
我注意到他的自我评价非常负面,这正是认知行为理论中需要纠正的认知扭曲。我决定结合精神分析法和认知行为理论,帮助他重新审视自己的思维模式。
“陈先生,你刚才说自己像个‘废物’,这种想法是否经常出现?”
他点点头:“是的,每次冲动过后,我都会这样想。”
“那么,你觉得这种想法是真实的吗?还是说,它只是你情绪低落时的一种自动反应?”
他愣了一下,似乎从未思考过这个问题。“我不知道……也许它并不完全真实,但我就是忍不住这样想。”
我拿出一张纸,画了一个简单的认知行为模型图。“你看,我们的情绪和行为往往受到思维的影响。如果你总是用负面的语言评价自己,那么你的情绪和行为也会变得消极。我们可以尝试改变这种思维模式。”
他认真地听着,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希望。
“接下来,我们可以一起记录你的自动思维,并分析它们的真实性。你觉得怎么样?”
他点点头:“我愿意试试。”
---
第三次治疗
第三次治疗时,陈先生带来了一本笔记本,上面记录了他这一周的自动思维和情绪变化。他的穿着更加随意,眼神中也多了一丝平静。
“医生,我按照你的建议,记录了自己的想法。我发现,每次冲动之前,我都会有强烈的孤独感和焦虑感。”他翻开笔记本,指着其中一页说道。
我仔细阅读了他的记录,发现他的冲动行为往往与情感需求密切相关。这正是精神分析法中需要探索的潜意识冲突。
“陈先生,你觉得这种孤独感和焦虑感是否与你的童年经历有关?”我问道。
他沉默了一会儿,低声说道:“也许吧……我小时候总是感到孤独,母亲忙于工作,很少有时间陪我。我总觉得自己不够好,不值得被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