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行为艺术,无声4分33秒

程序与向筝商量过后,确定“空之盈满”这个主题空间,从最初就是专为年轻热血的电竞选手、狂热游戏发烧友以及豪爽氪金玩家精心打造的。

这里配备的所有游戏设备,均是顶配。

在这样的空间里,要是呈现一段游戏短视频,肯定会超燃。

只需要抓住几个关键镜头,剪出几段炫技的片段就行。

于是,第二天一大早,程序就前往苏荷。在样板间开放的第一时间,他便与常阳、甄文亮会合,准备进行拍摄,力求速战速决。

然而,三人刚见面,手机就同时收到了庄倩发来的信息。

显然,常阳已经把昨天发生的问题告知了庄倩。

庄倩给出的解决方案,大胆新奇、令人称奇。

“模仿约翰·凯奇,表演无声音乐《4分33秒》。”

三人面面相觑,因为他们对约翰·凯奇一无所知。

好在,互联网是个知识宝库,一切未知都能在上面找到答案。

程序三人迅速上网搜索,看到相关内容时,惊得下巴都快掉了。

“《4分33秒》于1952年首次演出,钢琴演奏家约翰·凯奇走上舞台,打开钢琴盖,静静地端坐了4分33秒,期间连钢琴键都未曾触碰一下,便宣告演出结束。这样别具一格的行为艺术,在随后的半个世纪里,引发了无数次大规模的争议。”

读到这儿,程序都有些不知所措了。如今的短视频,为了吸引流量,各种手段层出不穷,但在这位行为艺术鼻祖约翰·凯奇面前,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他提前预判了争议,有争议就有流量,即便黑红也是一种热度。

“要是我们表演《4分33秒》,倒是简单,还能与梁群领大师昨天的解读,在某种意义上隐隐呼应。不过,表演什么乐器呢?”程序向其他两个大男孩询问道。

甄文亮挠了挠头,这个朴实的大男孩也被倩姐的大胆创意惊到了。

但他们多次见证过,倩姐那些新奇的点子,总能为项目增添不少光彩。

“之前了解过,项目部这边没有钢琴。不过,《4分33秒》可以为任何乐器或者数件乐器而创作。”

常阳也加入讨论:“小提琴或吉他都挺合适。乐器太大的话,会破坏样板间的空灵感。”

三里屯附近有不少乐器行,还有许多驻唱乐队活跃在酒吧里,搞一把吉他并非难事。

就在程序准备出去找乐器时,庄倩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