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春将手中的剑换了个方向,这才缓缓开口,“这是闲王的地。”
“!”全焱张着嘴,一时间竟说不出话来。
周围众人亦是忍俊不禁,却又不敢笑出声来,只能紧紧捂住嘴巴,生怕一不小心就笑出声来,让全氏的人听见,日后会找自己麻烦。
知春说的没错,这地原本就属于官地,通州为柳喜喜封地之后,也成了她的地。要说皇帝对柳喜喜有多好,那简直是把镜国最肥沃、最富庶的地方给了她,她就算是坐吃山空,几辈子都难以花完。
可就是这么好的一块地方,却偏偏暗藏着波涛汹涌。
全焱稍稍调整了一下情绪,道,“现在这块地是崇光书院,是我们全氏花重金所租赁。也可以说是我们全氏的产业。”
方思深听她这样一说,赶忙走到柳喜喜跟前行礼,还未等他开口说话,柳喜喜便笑道,“唉,方山长何必如此多礼,我见那人实在风趣,你也莫要多言,此非你能有所阻拦,不如陪我好好看看戏,你也该想想,往后如何教导学生,莫要步了全氏的后尘。”
“是!”方思深行了一礼,便不再说话。
崇光书院乃是私学,与官学明晓书院大不相同,崇光书院收的都是那些不够资格入学明晓书院,却又想要一副饱读诗书模样的有钱人的子弟。
老师们个个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只可惜学生们大多是来此浑水摸鱼,混个文凭罢了。当然,也并非所有人都是那游手好闲、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其中也有小部分人渴望通过读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一旦学有所成,被明晓书院相中,那便犹如鲤鱼跃龙门,有机会步入仕途。
崇光书院并非全氏的产业,而是由萧氏牵头创办的。不过,萧氏直系的三兄妹都在明晓书院,只有一些旁系在此读书。这些人全仰仗着萧婉君的关系,才得以进入崇光书院。而且,全氏确实为此耗费了人力、物力和财力,所以无人敢出来反驳全焱的话。
“哦!”知春轻应一声,开口问道,“五千两可带来了?”
全焱见其如此不识趣,敬酒不吃,似要吃罚酒,便高声说道,“我自然是带来了,抬上来吧。”
此时并非华夏盛唐时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经济体量较小。普通小户人家能拿出十两银子,那都已经是相当了不得了。百两银子足以在繁华之地购置一处不错的宅院,而千两更是难得一见的阔绰之举。至于五千两,那几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巨额财富。
全氏抬来五口大箱,一一打开,只见银光闪烁,耀人眼目,围观者皆是一片哗然,通州百两家产者不在少数,千两则为少见,全氏竟然能直接抬来如此之多的现银,其家产至少在数万两之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