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长林带着安欣、李响专门跑到交警队去看道路交通监控,想知道到底是谁贴在电线杆上,因为这事说到底上面话是事实,最大能说人家侮辱罪,加上一个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影响市容市貌。
到底是安欣个人的事情,局里面动静越大,越会引起反弹。
李响这些天也听了一些风言风语,周围的人或笑里藏刀,或假意恭喜,李响待的浑身难受,就连自己的父亲,都在向自己打听,是不是有可能担任刑警支队的队长。
李响自己说不清到底什么感受,从双桥派出所调到刑警队,自己说来说去也才干了三年,凭借着在徐江这一案子中的优秀表现,让自己有了直升的机会,况且安欣现在又出了这种事情。
李响索性不去想这些杂七杂八的事情,人性都很复杂,他想自己守住本心。
看着安欣被这件事困住,李响想着总归是自己的战友,便随着安长林和安欣去查监控,三人做事情,比两个人快多了。
电线杆上的小文章出现不是一朝一夕的,交通道路监控一般会保留一到三个月。
李响和安欣随意找了几个道路监控,聚精会神的看了起来。
杨建在办公室值班,听同事说市局副局长专门带人来查道路监控,顺耳听了一嘴,是之前那个被自己开了罚单的人。
杨建想起来那人的倔脾气,心下明白那倔驴又惹了人,和人换了班后去监控室看看。
到了监控室时,李响和安欣已经找到那个贴小文章的人,一共有两人,穿着厚重的棉服,两人把自己包裹的严严实实,带着手套,从一条街分开行动,一人在街头开始,一人在街尾开始,黑夜监控有些模糊。
两人一天夜里就干了粘了三四条街,连大爷常常聚集下棋的地方都没放过,贴完后,直接骑着电驴去了郊外,避开了监控。
凭借这个压根没办法判断到底是谁干的,京海那么多人,找起来无异于大海捞针。
杨建从桌子上拿起那份显眼的“京海你不知道的太子爷”,看着李响和安欣严肃的表情,杨建努力憋住笑,“写这个文章的人是懂得如何抓人眼球的。”
安欣瞟了一眼来人,不是很熟悉,“是你啊,你来做什么?”
“这不是值班呢,想来看看能不能帮上什么忙。”杨建不能直接说自己是来看热闹的。
“怎么样,有什么头绪了吗?”杨建看向监控画面。
安欣郁闷的叹了口气:“没有,这两人把自己包的和粽子一样,亲妈站跟前都不一定能认出来。”
“让我看看。”杨建凑到李响身旁,看着那两人配合默契、手脚麻利的贴小文章,一本正经的说道:“这两人一定对京海特别熟悉,说不准从小都在京海长大的。”
李响揉了揉眉心,对着杨建的话不知道怎么回应,安欣倒没客气,“你这不废话吗?不是京海的人,大半夜苦哈哈的就为了整我,京海市外面我什么人都没得罪。”
杨建争辩道:“我这怎么是废话呢,我在帮你分析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