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梁王太傅

两人政见不和,从此之后,二人便成为了彻底的死敌。

……

话说刘启为什么那么急着表现自己呢?

因为刘恒的儿子也都长大了。

小主,

刘恒现在甚为宠爱小儿子刘揖,因为这个儿子文静好学,聪明伶俐,和如今正处于青春期的刘启相比,简直好得没边了。

刘恒之所以让贾谊做梁王刘揖的太傅,其实也动了换储君的念头。

但是换太子涉及多方面的问题,刘恒才没有急着动手。

所以刘启才急着表现自己,在父王刘恒面前出出风头,希望重新获得刘恒的重视。

而梁国这边,贾谊也是对梁王刘揖倾注了全部的心血。

不仅亲自对他教育,但他的衣食住行都安排的明明白白的。

刘揖这孩子也确实听话,将贾谊当成父亲一样看待,事事听从贾谊的。

教小孩子读书也不忙,贾谊趁这个时间,将自己这些年所有的见解汇总了起来。

自从被贬到长沙国,贾谊无时无刻不在想着着成此书,只希望能利用自己的才华,帮助刘恒治理好这个国家。

历时四年时间,贾谊终于将此策着成,趁着苏云来梁国的机会,贾谊交给了苏云。

苏云这次带兵立了大功,刘恒变得想着让云哥前往各诸侯国视察一下。

苏云走了一圈,最后来到梁国,再从梁国返回长安。

恰巧听说了贾谊迁为梁王刘揖的消息,梁王刘揖太过年幼,国家政务方面肯定要由贾谊决定,自己视察梁国肯定绕不开贾谊。

好歹也是同僚,算半个朋友,苏云肯定要来看看的。

贾谊不想前往京城,交给别人送过去又怕出了什么问题,恰巧苏云来了,贾谊就把此策交给了苏云,并千叮咛万嘱咐,让苏云一定要送到刘恒手里。

在将梁国的事情汇报完后,苏云便带着此策离开了梁国。

看着苏云的背影,贾谊终是欣慰地笑了。

此策一出,必将解决困扰大汉已久的问题,自己利用毕生心血将他着成,也算是无愧刘恒对他的知遇之恩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