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朱由检,就算他朱元璋自己,也需要花费数十年,才能逐步稳固局势。
而朱由检所面临的问题,实际上比朱元璋更为严峻,
但他却妄图在一两年间解决所有困难,实属空想。
“先祖教导得当,小神仙所说也是真的,急于求成,的确,是我最大的问题。”
朱由检带着苦笑坦承,
如今已是崇祯十七年。
回顾过往,朱由检不得不承认自己曾经太过缺乏耐心。
若当时能够沉着冷静地应对各项事务,并用心去完成每一项工作,也许结果会完全不同。
“正是因为你的浮躁,跟那急于求成的心态,导致下属容错空间极小。”
“任何一点差错,都会被你视为巨大失误,从而失去对那些大臣们信任,最终放弃他们。”
“最典型的例子,便是袁崇焕与孙传庭的情况。”
朱由检垂着头,一言不发,但额头上却沁出一颗颗硕大的汗珠,显而易见。
此时此刻,他的内心充满了迷惘。
张北玄的话语如同利剑一般,毫不留情地破开了他的心防,让他无处可躲,无法反驳。
朱元璋冷漠地听着这一切,心中暗自揣摩。
虽然他对袁祟焕和孙传庭这两个名字一无所知,但凭借张北玄刚才的讲述,他也大概能猜出。
恐怕这两人,曾经是朱由检极为看重的人物,只是后来,因为某些错误,使朱由检转而对他们产生了嫌弃。
最终。
他还是忍不住开口了:“小伙子啊,你这种行为,根本不该是一个称职的皇帝所为!”
“常言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不可能每个人,都能如张北玄这般有能耐。”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你不可以仅因为他人的一时之失,便心生猜忌,将他们打入无尽深渊。”
“如此一来,还有谁愿意真心追随你?又有什么人为国效忠呢?”
朱由检羞愧难当地低下了头,说道:“祖宗,想起往昔种种作为,我深知自己犯下大错,实在是对不起列祖列宗。”
朱标轻轻拍打着他的肩头,宽慰道:“你也无需太过苛责自己,在这样一个动荡时期,担任如此重任,确实不易。”
朱棣转头看向张北玄问道:“张北玄,后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