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长孙无忌一声“住手”,那红衣女子身形一顿,目光如炬,望向长孙无忌,似有千般怨毒,万般不甘。余沁怡趁机退后数步,喘息未定,心中暗自庆幸,若非长孙无忌及时赶到,自己恐已命丧于此。
长孙无忌大步上前,将余沁怡护在身后,目光冷峻地望向那红衣女子,沉声道:“你身为宫中姑姑,竟敢私自行刺朝廷命妇,可知此乃死罪?”
那红衣女子闻言,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道:“长孙无忌,你休要拿朝廷律法来压我。我既然敢做,便不怕死。只是我死之前,定要取了余沁怡的性命,以泄我心头之恨。”
长孙无忌闻言,眉头紧锁,道:“你与余沁怡究竟有何仇怨,竟要如此置她于死地?”
那红衣女子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狠厉,道:“她阻挠我谋取高位,害我计划落空,此仇不报,我誓不为人。”
余沁怡闻言,心中明了,原来这红衣女子便是那幕后黑手,她设计陷害自己,又屡次派人行刺,皆是为了谋取高位。她心中暗自思量,如何才能将这红衣女子绳之以法,以绝后患。
长孙无忌闻言,怒喝道:“你这蛇蝎心肠的妇人,为了谋取高位,竟不惜残害无辜。我今日定要拿你,以正公闱。”
言罢,长孙无忌一挥手,身后的禁军便蜂拥而上,将那红衣女子团团围住。那红衣女子见状,却不慌不忙,从袖中取出一枚烟雾弹,用力扔向空中。只听得“砰”的一声巨响,一股浓烟瞬间弥漫开来,将众人的视线遮挡得严严实实。
待浓烟散去,那红衣女子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仿佛从未出现过一般。长孙无忌见状,心中大怒,忙命禁军四处搜寻,定要将这红衣女子捉拿归案。
余沁怡望着那红衣女子消失的方向,心中暗自思量,这红衣女子究竟是何方神圣,竟有如此高明的武艺和诡异的手段。她决定,定要暗中调查,定要寻出真相。
于是,余沁怡开始更加留意宫中众人之言行举止,试图从中寻出那红衣女子的蛛丝马迹。然而,那红衣女子却仿佛知晓她心意一般,始终未曾露面。
且说这日,唐太宗李世民在御花园中设宴,邀请朝中重臣及后宫嫔妃共赏春光。余沁怡身为太子侧妃,亦在受邀之列。她身着华服,头戴珠翠,与一众仕女围坐一起,或抚琴弹唱,或品茗谈笑,一片其乐融融。
然而,在这欢宴的背后,余沁怡却始终难以释怀。她心中深知,这宫中危机四伏,暗流涌动,稍有不慎,便可能万劫不复。她手中的酒杯,虽盛满美酒,却如同她心中无法释怀的重负,沉甸甸的,压得她喘不过气来。
忽闻一阵琴声传来,悠扬动听,如泉水叮咚,令人心旷神怡。余沁怡循声望去,却见一位身着白衣的仕女,正坐于琴前,轻拨琴弦。那仕女面容清丽脱俗,气质高雅,仿佛仙子下凡一般。
余沁怡心中一动,暗想这白衣仕女,看似温婉可人,实则心机深沉。她曾听闻,这白衣仕女与朝中某位大臣关系匪浅,莫非那红衣女子,便与她有关?
然而,余沁怡却不敢轻易下定论,她深知,这宫中之事,错综复杂,稍有不慎,便可能引火烧身。她决定,暗中调查,定要查个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