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承在巡视各处灾民救济营地的时候,每一次都会受到灾民发自内心的叩拜感激。
“大帅真乃仁慈无双也!”
“能为大帅效力,当牛做马都愿意啊!”
“希望大帅早日杀光鞑虏,替我们做主啊!”
………
经过将近一个月安置,淮东一带灾民基本被救济完成,当地义军屯田和盐场的劳力不足问题,也得到了解决,可谓是一举两得。
一番巡视结束后,刘承回到泰州府衙中休息。
刚坐下没多久,常遇春就急匆匆地跑了进来。
“大哥,不好了!”
“何事慌慌张张的?”刘承皱眉道:“难道说,江南的孛罗帖木儿又闹幺蛾子了吗?”
常遇春摇摇头,向刘承说道:“大哥,不是孛罗帖木儿那个鞑子,而是浙东的方国珍,那个海盗头子接受了蒙元鞑虏招安,成了鞑子浙江平章了!”
刘承淡淡一笑,“我还以为是什么,原来就是这个事儿啊!”
“对于方国珍加入招安之列,大哥你怎么看?”常遇春疑惑地问道。
“他能够投降蒙古人,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儿,要我看的话,以后会有第二次、第三次……只要给他足够的利益和诱惑,他想投降谁都可以。”
刘承淡淡说道:“至于方国珍的忠诚度,在我看来根本不值得一提。”
“大哥,方国珍接受鞑虏招安,可是要替鞑虏向北方运送粮食物资的啊,咱们眼睁睁看着他帮鞑虏运送粮食吗?”常遇春焦急的说道。
刘承明白常遇春的意思,他们的其他义军兄弟在北方跟元军厮杀,双方不仅拼人命,更是比拼粮草消耗。
若是元军有了江南粮草物资补充,那北方红巾军的战场较量可就要落入下风。
刘承想的这里,也是陷入了思考当中。
如今北边形势危急,粮草物资绝不容有失。
但如果让自己去击败或者收服方国珍,刘承也没有这个实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