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回马枪

刘承的粮食物资在基地仓库虽然有很多,但毕竟是有限的,不可能无限制消耗。

反正在不知不觉中,各个将领都提升了濠州义军士气。

可是郭子兴、孙德崖等人逐渐开始担忧。

这数万张士兵的嘴,可是快要吃穷他们了。

这事儿还没有完呢,刘承又要给他自己的士兵们每人发放一件上等精良的军服。

简直不要太离谱啊!

再这么搞下去,整个濠州城的士兵们,就全都跑刘承这里来了!

郭子兴、孙德崖 他们手下的士兵是没有的,只有刘承手下的义军士兵每人一件。

有了差异化,才更能体现出刘承这个都元帅的优势。

“诸位不用担心,这些衣服也是为了提升士气,士兵们穿的如同叫花子,那就没有什么荣誉心,不利于作战!”

刘承耐心的向众人解释起来,“而且,你们看到这些衣服的款式,与普通的格外不一样,这些肩膀上的位置,我准备用来佩戴上军官标志。”

郭子兴、孙德崖和毛贵等人纷纷拿起手上的军大衣看了起来。

果然,他们发现在大衣的肩膀位置,有一个多出来的布料,不知道用来做什么用的。

刘承随后就向他们解释了起来,准备在这些肩章位置上,绣上象征着义军各级军官大小的标志。

“这些标志,有什么用?”孙德崖率先问道。

“我们想要在香姑关诈败伏击敌人,肯定会在撤退中制造混乱,难免造成编制混乱,有了这些醒目的肩章,到时候只要一个军官出现在视野,所有士兵就可以找到主心骨,不必担心自己失散,而且就算是失散了,也能重新认出官职更大的人,重新编制。”刘承说道。

对于古代士兵来说,他们基本就只认识自己的直属军官,或者是少数的其他军官。

一旦在作战中失散,那就意味着军队建制溃散,再也难以重新恢复战力。

如今濠州义军们士气还是非常高昂,人人不再想要忍受元朝蒙古人的压迫。

刘承觉得只要解决了军队建制重新恢复的难题,什么诈败二十里的混乱问题,绝对是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