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拾出来两卷布,后面要做被套,好跟现在用的替换着洗晒。不然脏了,只能露出被芯来,那就更难打理了。
还有每人两身宽松唐装衬衣裤,都是成衣。也不敢买贴身的衣服,买这些正好家里穿一穿,不出门见客,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过年买的大衣,还好大家都穿出来了,没有烧着,只落了些灰,洗一洗出门穿没什么问题。以前家里那些衣服,就算能拿出来,拍是也很难讲能不能用,只能先这么着,等缓一缓再买新衣服的了。”
那么高的温度下,衣服就算没有烧毁,也脆了,只施铭芳内心滴血,她好几件值钱的皮毛和大衣,送去当铺抵押,也能有几百上千块呢。何况还有羊毛毯、皮鞋,都不少钱。
再收拾,又收拾出来布鞋,一人两双,好替换穿。皮鞋经不起天天出门跑的,只重要场合拿出来穿。
“还有买了菜、肉、蛋,这边装修的时候,就安了炉灶跟新锅,原还想有点浪费,那以前的锅灶还能用,那里晓得,这就用上了。米也有,菜也有,调料也齐全,我还跟店家那里订了两只鸡,等明天早上再过去拿,这日子也算能继续过了。”
一共才花了两百块钱不到,就这,施铭芳还直嚷嚷贵死了,涨价了云云。
现在的物价看着不起眼,确实是比以前贵不少,大米已经从六块涨到七块多,一斤看着没涨多少,一家几口人,一个月就比以前要多花不少钱。可打工人变多了,工资反而没涨,一个月二三百块钱月薪,就不见得能让一家人都吃饱穿暖了。
“姑姑,我以后少吃点。”
安炳胜不好意思,他是家里吃的最多的,第二吃得多的是桂婶。可桂婶每天都要干活赚钱呢,他只是去学东西,可没给施家带来什么好处。
施铭芳倒不在意,反而安慰他:“你吃你的就是。你一个人能吃多少,再说了,你后面跟着桂婶,都是在苏家店铺里吃饭,虽说店铺也有咱们家的份,到底也不全是,何况你也帮忙做事呢。就是你吃归吃,那边的活得做,机灵一点,别傻呆着不动。要眼里有活!”
“眼里有活”可真是所有打工人的噩梦,至少对施燕云来说就是。晚上桂婶回来,各人都汇报一下做事的情况。只施燕云一天就忙了翻译,还没有多翻译几页,惹的施铭芳拉着个脸。
小主,
“大家都在做事,只你最轻松,你还拖拖拉拉不赶紧做完。你知不知道还有几天就要上学了?放假结束了,你上学回来能有多少时间做事?何况现在离学校那么远,走路过去肯定不行,得坐电车一段路,再走路,多费钱,还要多出时间来,你当你后面回来轻松的吗?”
“太太,太太,别急!”
桂婶知道这两天施铭芳压力不小,损失那么多家用物品,不仅仅是她自己的,别个人的都得补上,后面花钱的事情更多。就说那房子,早拆建晚拆建都不一样,这里学问多,施铭芳怕是也在焦虑。
“妈,你也太急了一点。我也是想着,我们家都在市区这里,靠近学校了,还是得找找消息,看能不能买个店铺的。”
“买店铺干什么?你看我们家还有闲人开店吗?”
可不是,桂婶要去苏家店铺,施铭芳也要翻译稿子,徐中元施燕云要上学,只安炳胜,在学习,也不是能独当一面开店的料啊。
“学校旁边的生意最好做,哪怕卖些书本、杂志报纸、笔墨,或者小吃零食,都能赚的盆满钵满。你只看我们那学校,都没有几个有钱人家的孩子,那外面开店的、挑担子的、推车卖东西的,都不少,不如找找看,买一家店铺就成了。租出去租金也比别处贵些。”
“你当就你聪明,别人不会开铺子?还等着你来买的。”
施铭芳不屑,买房子哪里容易的,也没有个渠道,又不能在报纸上大张旗鼓的问,哪里是说买就买的。
“妈,你问问,买个破点的,等拆了就是新的了啊。不一定要楼房店面,只一层的砖瓦房也成。”
施燕云回想以前的事情,好似后来为了容纳更多的人,市区把那些老旧三楼唐楼都拆了重建,留下来的几栋,还变成保护样本了。
“拆了重建的?”
“市区的老式三层唐楼,可都是砖木结构,比咱们家那个还容易着火呢。买一个这种的,价格便宜,拆了重建也划算。如果是一层的更容易,自己一个地契,申请手续更简单点。”
施铭芳吓一跳,忙说道:“别胡说八道。哪里那么多着火的房子的。”
不过到底留意起来,毕竟这可比家里买新楼要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