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打造名牌:长陇制糖

“能行的!预售意味着这些糖都是最新鲜出炉的,绿色又健康。”温婉笃定道。

“还有,立刻设计长陇的专属Logo贴到包装纸上,以后谁吃这糖,不用说都知道是我们长陇出的糖。人手不够贴告示招工,让村里的人去帮忙。”

温婉觉得这是扩大规模创造就业岗位的好机会,所以不仅要紧紧抓住这波流量,还要让这波流量成为长陇制糖小作坊的长久营生。

因此打造特色名牌很重要。

“啥?啥‘篓勾’?”罗文东不懂温婉要贴什么“篓勾”到包装纸上。

温婉耐心解释道,“就是名牌。这世上那么多家做糖的,都有自己的名牌,我们长陇的糖出名了,也要有专属的名牌,让大家一看就知道这是长陇的。

但名牌要做大做强,就需要我们的制糖保质保量,成为标杆性的存在。”

温婉在讲解的时候过程中也慢慢渗入一些商业理念和品牌发展的知识,她希望长陇的村民们能逐渐理解这些新的概念,跟上时代的步伐,以后不管打造长陇的任何产业,都能与时俱进。

“文东叔,咱们这次不仅仅是为了完成这些订单,更是要让长陇制糖成为一个有口皆碑的品牌。”

温婉继续说道,“除了设计专属Logo,我们还要在包装上印上一些关于长陇的故事,比如咱们制糖的传统工艺是怎么传承下来的,这里面有老一辈人的心血和智慧。这样顾客拿到糖的时候,不仅能品尝到甜蜜,还能感受到长陇浓厚的文化底蕴。”

温文东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原来是这样,那我们得好好想想写些啥。这故事可不能瞎编,得实实在在的。”

“对,文东叔,这就得靠村里的老一辈们了。咱们还可以组织一个小活动,把长陇的长辈们聚在一起,让他们讲讲过去制糖的那些事儿,然后整理出来。这也是对长陇文化的一种传承呢。”

温婉越说越高兴,她仿佛已经看到了长陇糖在市场上大放异彩的场景。

“那招工这事儿呢?我们得找些手脚麻利、细心的人。这制糖可不能马虎,质量得把关好。”温文东想到了人手问题的关键。

“咱们可以先在村里贴出招工告示,写明要求,然后让有意向的人来试试。试用期就做一些基础的活儿,看看他们的态度和能力。而且,文东叔,咱们还可以给新员工培训,把咱们长陇制糖的精髓都传授给他们,这样大家都能成为制糖的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