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时,筵席散了,众姊妹们回到园里。
大家都体谅宝玉一路舟车劳顿,便叫他快回去歇息。
回到怡红院,袭人等丫鬟少不得又是一番嘘寒问暖。
宝玉不禁笑道:“我不过总共出去了才三个月的工夫,怎么你们倒像是三年没见过我一样?有的没的,说了有一大车子的话。”
众人听了这才罢休。晴雯又率先发难:“这个人可是心大了,当初说走就走,把我们抛在这里。如今,我们不过问了两句,他就不耐烦了。想是你去了南京一趟,见了世面,就不把我们放在眼里了!既然烦了我们,索性都撵了出去,再挑好的来给你使,你看可好?”
宝玉听了,也不反驳,低下头不知在想些什么。众人怕他又犯了痴病,忙推晴雯,让她不要再说。
却见宝玉抬头,正色道:“晴雯姐姐说的虽然是玩笑话,但此时听了,却又勾起我的心事来。如今,我也大了,也不需要这么多人伺候着。趁着太太这会子欢喜,我想去求太太,把你们都放出去,你们觉着怎么样?”
众丫鬟们听了这话,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皆不解其意。
袭人便问:“你这是说笑,还是认真的?”
宝玉点点头:“自然是认真的。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咱们好聚好散,也不负相识一场。”
晴雯忽然就哭了:“我怎么得罪你了,你说出这样无情无义的话来?好好的,为什么又要撵我们出去?”
晴雯这一哭,惹得几个胆小的小丫鬟也哭了起来。一时间,气氛变得压抑起来。
见此情景,宝玉也不禁流下泪来,只是不住地叹气,一腔心事,无法言说。
袭人忙劝道:“你也真是的,好好儿的,说这个干什么。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犯了什么天大的错呢!太太听了,岂不多心。”袭人自以为,纵使以后其他人都出去了,她也不会出去,她会跟宝玉一辈子。所以听了这话,并不惊慌。
袭人边说边推了宝玉回房休息。宝玉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满腹心事,只是无法言说。终敌不过路途疲劳,还是沉沉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