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过去那些母亲曾经伤害过她的一幕幕,都浮现在了脑海里,她越想越委屈,越想越难过,捂住脸哭了起来。
这一次,她不想再忍了,她的情绪已经像决堤了的洪水一样,铺天盖地波涛汹涌……
韩文涛安静地听她倾诉,并没有说什么,他还是默默地给她递过来纸巾:“想哭,就哭出来吧,哭出来会好受一些。”
过去的这么多年,在繁华都市北京辛勤工作的王燕,心中却藏着一份无法言说的苦楚。每临节假日,身边的同事们和朋友们不少人都纷纷兴高采烈地计划着返乡之旅,而她却总是提不起兴致。原因无他,只因为那个远在农村的家,以及家中那位性格孤僻、脾气古怪的母亲。
对她而言,回家不仅意味着与母亲之间无休止的争吵,更要目睹母亲与他人的纷争。这些场景让她心力交瘁,避之不及。然而,内心深处,她又何尝不渴望像其他同龄人那样,可以时常回到故乡,感受那份温暖与宁静?
她常常独自徘徊在北京的街头巷尾,望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心中暗自叹息。眼前的繁华景象与记忆中的乡村形成鲜明对比,令她愈发思念起儿时的欢乐时光。那时候,虽然生活简朴,但一家人和睦相处,其乐融融。
如今,岁月变迁,物是人非。她在异乡漂泊打拼,努力追寻着自己的梦想,却也渐渐失去了那份归属感。每次接到家里打来的电话,听到母亲熟悉的声音,她的心情都会变得异常沉重。一边是对亲情的眷恋,一边是对争吵的恐惧,这种矛盾的心理折磨得她近乎崩溃。
她曾试图说服自己去理解母亲,毕竟时代背景不同,成长环境各异。但每当真正面对母亲时,那些旧日的伤痕便会被重新揭开,疼痛难忍。于是乎,她选择了逃避——用忙碌来麻痹自己,用距离来隔绝烦恼。
然而,这样的日子久了,孤独感愈发强烈。她开始羡慕那些能够毫无顾忌地踏上归家之路的人们,羡慕他们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的幸福模样。她知道,这是一种奢望,一种遥不可及的梦想。
所以,有时候每隔几年她回来一次,来之前总是幻想一切都能美好起来,母亲能温柔一些,家庭能和睦一些,少一些争端,但每次都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没有一次,家里不发生矛盾的。
母亲这个人,从来不认为自己有什么过错,她坚信自己是完美的,不会做错任何一件事,不会说错任何一句话,在她看来,不管她和谁之间发生矛盾,都是别人的问题,和她没有半毛钱的关系,都是别人对不住她,别人伤害了她。
在王燕看来,世界上所有人都不是完美的,都有优点和缺点,如果和别人发生矛盾了,总是得反省一下自己,况且,母亲是她见过的,和其他人发生矛盾最多的一个人,有时芝麻大小的事情,她都能和别人大吵大闹,但奈何母亲根本听不进去任何一句劝,这点她也感到无能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