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12月31日,40年最后一天。
太南干部学校于九月初正是成立,初期学员以星火社及武义、武安两地的受过教育的爱国青年组成,共计500人。
之后的时间内,不断有优秀的学员被抽调走,同时单独补充进来300名从日军战俘营营救出来的同志。
阎王山上,干部学校。
操场主席台之上,学员们的毕业典礼正在举行。
赵刚作为干部学校的实际负责人,正在例行讲话。
一旁的周维汉则是翻看着第一期毕业学员的花名册,名册上共计有632名学员。
每一名学员的个人信息后面,赵刚都做了详细的标注,以及对于该名学员的分配建议。
其中毕业后将要分配到地方政府的民政干部120人,情工及保卫干事60人。
军事干部,分配到炮兵营60人,分配到各团的军事干部250人,以及担任政工干部、文书、文化教员的182人。
最后是分到军区直属机关参谋处、政治部的60人。
赵刚做的工作极其细致,在制定这份分配方案之时,考虑了多方面因素。
毕业的女学员大多被分到了政治部宣传科或者在各团担任文化教员。
而这批从当地招收的学员,最小之人年纪才16岁,较小一批年龄的学员被安排了文书的职务。
而分配到各团的军事、政工干部,大多担任连排级副职,少数经验丰富的老同志担任正连级或者副营级。
台下除了干部学校众多学员、教员之外,还有涉及到的各团、各处室参加毕业典礼的代表。
而专区政府主任王英,更是从百忙之中再次抽身出来,为的就是多分走几名学员。
......
“咳咳!”赵刚轻咳一声,将话筒推到了周维汉面前:“你讲两句!”